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都在“红楼” 别做梦
故乡的夏夜
知识分子与知道分子
视 觉
秉烛夜归的人
门 槛
博物馆
参观新四军 军部旧址纪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识分子与知道分子

作者:□陈庆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百度时代,只要具备非文盲、会上网两个条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知道分子。

  然而,知道分子并非知识分子,成为知道分子容易,成为知识分子却有蜀道之难。

  虽然,比常人占有更多知识信息可视为知识分子与知道分子的“最大公约数”。然而,二者终究存在天壤之别。知识分子在于其天然兼具学养的专业性、立场的公共性、识见的独立性、精神的纯粹性和角色的不可替代性。陈寅恪强调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也好,蔡元培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亦罢,抑或“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的使命是让人民不受骗”云云,差不离皆与萨义德的“思想独立、不屈不移”定义异曲同工。他们都是想说,知识分子具有知道分子难以企及的品格属性。

  知识分子身份特质和作用轨迹,为人类社会公认且被文明演进历史佐证,而知道分子则无从谈起;至于占有知识信息的动因,知识分子多基于公共目的,而知道分子多出于现炒现卖式的个人妆饰之需。作如是观,相对知识分子的公共担当、悲悯情怀和特立独行,知道分子顶多只相当于会说话、有体温的移动硬盘。

  保罗·约翰逊在《知识分子》一书中说过:“人比概念更重要。”陈寅恪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治学圭臬,并毕生为之持守殉道。马寅初在《新人口论》中坚持科学与真理,纵使从北大校长沦为戴罪之身,却依然铁骨铮铮“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梁漱冥先生更是气场了得,无人敢说“不”字他敢说,其知识分子的傲骨和“为圣人师”的使命感彰显无遗。无疑,他们无愧于知识分子称呼尊严,是民族进步的真脊梁!   

  知识分子与知道分子有天然分野,却无天然屏障。相形于知道分子进化为知识分子的蜀道之难,知识分子异化为知道分子,似乎“由可敬到可耻,只有一步之遥”。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知识精英选择性“失明”,偏安一隅满足于沦为小团体或特定利益集团代言人者有之;名曰知识分子实则丧失骨头气节,屈从世俗利诱,沉湎安乐苟且偷安者有之;趋炎附势,蝇营狗苟,甚或助纣为虐不说人话,昧良心做事者更有之。若说,对少数知识精英作假剽窃沽名钓誉伎俩,公众已然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让我出离愤怒欲哭无泪的是,个别精英似已堕落沉沦至公众智商和常识逻辑的底线以下。

  随便百度一下,网上层出不穷的“精英雷语”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控烟就是卖国”“买房就是爱国”“房价越高对穷人越有利”“房价越低城市越丢人”“治理空气污染要向人民征收呼吸费”“退休者不领养老金,而应就近参加养老服务”……呜呼!这就像小姐、同志、公主这些原本好端端的尊称,被少数国人糟蹋为风月场所的“小姐”“同志”“公主”一样,难怪在当下公共语境中,学者被整成了“学贼”,专家被整成了“砖家”,教授被整成了“叫兽”。

  冤枉乎?一点也不!

  知识分子异化为知道分子,倘武断谓之“无知”恐怕才是真无知。“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万变不离其宗,一些知识分子沉沦堕落无非成因名利二字。在裸奔也可一奔成名的年代,少数精英故意装疯卖傻、口无遮拦地大放厥词,大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公众骂好了,却正中人家下怀,“没事偷着乐”呢。更要命的是,口水非但淹不死人,或许还能搏取眼球,斩获扬名逐利的最大化。更多时候,知识精英信口开河、胡言乱语,无非在主动屈从于权势,投怀送抱。这就是被动变节被利益集团绑架、豢养收买了。他们甘做“阴沟里的鹅子,顾嘴不顾身”。

  当自诩为学者和专家者,很多人异化为权贵的走狗或资本的帮凶,靠向公众狂吠换取一杯羹时;当知识精英体系被暗潮裹挟,滑向一群托碗讨食的高级乞丐时,我真不知道,还有多少说人话、像人样、有骨气的知识分子,能够坚守住最后的“无名高地”。 

  知识分子基于其天然属性和社会角色之不可替代性,承载着社会精神顶梁柱和文明导航仪的“天降大任”。反过来讲,本具公信力的知识分子一担异化为市侩知道分子,其危害比后者更大。因为,知道分子大不了兴许自玷羽毛不能“独善其身”,而由知识分子变异的知道分子则可能“兼损天下”。因为,原本成色优良、质地纯粹的知识分子一旦被权势集团圈养驯化成职业幕僚、学术掮客和资本买办后,处心积虑兜售权势意图和维护主子利益,便进化为他们的思想方式和生存状态。伪知识分子往往以“学术明星”面目,上窜下跳,粉墨登场,周旋于公共空间和大众圈层。他们如变色龙和红头苍蝇一般偷鸡摸狗,追腥逐臭,于己,可谓损名毁誉;于人,堪称为恶误导;于群体,势必衍生恶劣示范效应;于文明演进,则不啻于埋下误导迷航的风险。

  无论如何,倘若我们无法预警或阻止知识分子堕落为知道分子,更无法消弭导致其细胞变异的生态基因和环境诱因。但我们应当做到且可以做到的是,睁大自己的眼睛,别被形形色色的伪知识分子乱花迷眼请君入瓮,至少,别被骗子卖掉了还要替人数钱。在此,这是我的善意提醒——我的力所能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