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在富精神永放光芒
教育实践活动要防止前紧后松
时事漫议
“输血”更须“造血”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占领舆论主阵地
权力入笼,钥匙交给人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育实践活动要防止前紧后松
□倪洋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处于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的关键环节。一些陆续召开过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的党员干部认为主要动作进行得差不多了,“红红脸、出出汗”都经历过了,接下来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也就是出台几份文件、制定几个措施而已,心理上觉得可以放松放松,没必要再投入过多的精力,出现了前紧后松现象。

  从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第二批活动的三个环节,是梯次展开、压茬推进的,并且教育实践活动之要,在标准不变、一鼓作气,在前后相继、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接着一环抓,就一定能取得响当当、硬邦邦的实在成效,让好作风成为好习惯、新常态。教育实践活动越是向前推进,越要坚持从严标准,坚持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不能前紧后松、虎头蛇尾。一旦存在松劲情绪和疲劳感,群众提的意见丢在一边,查摆出的问题束之高阁,只想着活动结束时写总结、搞材料了,像这样在中途掉了链子,只会让之前的努力打水漂。

  破除“过关”思想。一些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之所以会存在前紧后松的现象,一个根本原因,是“过关”思想在作怪。在少数党员干部的潜意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关”思想,特别是在对照检查材料的撰写以及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召开上,认为通过了、经历了,就“过关”了,至于长效机制的建立等,那是组织上的事情,或者说是活动办公室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太大,于是便会认为开了民主生活会基本就意味着可以松口气了。殊不知,没有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没有作风的长效转变,一切都将前功尽弃。因此,必须坚决克服“过关”思想、松劲情绪,避免“差不多过得去”的心理,始终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自觉。

  狠刹“四风”问题。一些地方教育实践活动前紧后松,还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并没有完完全全地在活动中坚持做到聚焦“四风”问题,存在着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对付官僚主义的倾向。对于教育实践活动,少数党员干部在心里多多少少还是存在着抵触情绪或官本位思想,认为自己经历过多次党内的集中教育活动,也不过就是那么几个回合、那么几个套路,甚至有的还将活动开展当作了出经验、搞宣传、写材料,再高的标准、再严的要求,不能也不会撼动自己的官帽、官威。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活动开展往往会形式大于内容、长官意志代替民声民意、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而所谓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也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或光打雷不下雨。出现前紧后松,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教育实践活动要想避免或防止前紧后松,说到底,必须狠刹“四风”问题,要拿出百倍的勇气,争当包公、敢唱黑脸,绝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要针对查摆出来的“四风”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研究解决的具体措施,建章立制、标本兼治。

  树立长远眼光。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是一些党员干部普遍存在的错误政绩观。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少数党员干部包括个别领导干部认为活动搞了也就搞了,无须考虑太远。特别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这一关键环节搞过了,也就基本差不多了。这其实是一种“短视”。要把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新的开端,着眼长远进行整改,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政绩观、推动工作落实、确立正确用人导向,着力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要克服短期思想,组织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加强薄弱环节,没达标准的要及时“补课”,切实做到思想上不放松、力度上不减弱、措施上不打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持续用力、一抓到底、常态长效,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教育实践活动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站。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始终坚持从严从实、一以贯之、一鼓作气,克服前紧后松,才能真正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实在在的成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