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黎明
和英丽 徐百顺 廉金魁
“我家买来30只刚孵出的小鸡仔,奶奶说过几天才能喂水,天这么热该咋办?”一个小姑娘心急火燎地跑来问贺振举。
“我跑了好几个店,都说只有你们这里卖生猪注射针管,买一支吧。”一农妇问。
7月30日上午,笔者来到贺振举的小店,不断有顾客前来咨询。有的问40天龄的鸡该换什么料,有的问怀孕母猪吃食不好该怎么调理,有的问宠物家禽、家畜有了毛病该怎么治,贺振举都不厌其烦地给予详细解释或建议。
贺振举今年69岁,退休前是高级兽医师,历任武陟县兽医站站长、县畜牧局副局长和党委书记等职务。2005年,贺振举退休后,儿子怕他一下子闲下来不适应,就想让他到自己创办的公司做技术顾问,他对儿子说:“你到郑州大学高薪聘请专家吧,我有我自己的事做。”他骑上一辆自行车,走乡串村,走访几十年来结识的农民朋友,看看他们在致富路上有什么需要帮助。武陟县大虹桥乡布庄村有一位老农,改革开放前为生产队当过饲养员,现在想养牛,但不懂科学喂养和防疫技术。贺振举就当他的义务技术顾问,使他几次规避了风险。贺振举说:“小农户伤不起啊,死一头肉牛就损失1万多元,是小农户大半拉的家当。”贺振举在武陟县城周边几个村,为六七户养猪、养鸡、养羊、养牛的小饲养户义务当起了技术顾问。
由于年纪越来越大,孩子们担心他的身体,不再让他骑自行车下乡。为了继续给农民饲养户提供技术服务,贺振举把家人开的门市部当作自己为农民朋友服务的小窗口,天天像上班一样到那里“坐班”,为前来购买饲料和药械的小饲养户提供义务咨询服务。2012年,贺振举被河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评为全省“服务三农模范”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