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专版 上一版3
因为有爱
让更多女性远离宫颈癌威胁
最美女医生的舍与得
孕妇练瑜伽渐成时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美女医生的舍与得
——记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王远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工作中的王远菊(左)。
 
   

  本报记者 朱传胜

  前不久,在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组织的一次演讲比赛上,一名演讲者以最美女医生的感人事迹夺得了比赛一等奖。这名最美女医生,就是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王远菊。她的感人事迹,已在河南能源系统广为人知。

  王远菊曾入围2010年度感动焦作十大人物候选人名单,她的事迹在媒体公示之后,也成了省内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大爱无言,从医18年的王远菊,用行动诠释着救死扶伤这一神圣的字眼。她先后获得焦作市五一劳动奖章、焦作市身边的榜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五一巾帼奖等荣誉称号。

  最近几天,这名最美女医生又在焦作医疗界完成一项创举——由王远菊主持申报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立项资助。而这,对一名临床医生来说,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因为不少省级医院的专家一辈子也难拿到这项基金资助,这也预示着,这位40岁出头、拥有全省妇产医疗界各类头衔的王远菊,今后必将会创造一番更大的医学成就,必将为我市妇产科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远菊究竟是一名怎样的医者,她又有哪些故事?上周,记者走近了她。

  为爱情舍

  她放弃了云南省人民医院工作,千里迢迢来到煤城焦作。从云南到河南,她这一路走得很艰难,不过在这里,她不但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姻缘,而且在医学上也成就了一番事业。

  从王远菊履历上看,她的人生离不开三个重要省份,而这三个省份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南”字,它们分别是云南省、湖南省、河南省。

  1972年出生的王远菊,家乡在有着“春城”之称的云南昆明,生活在一个干部家庭中。从小,王远菊学习就很优秀,高考时,她以云南省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湖南医科大学(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大学期间,她年年拿一等奖奖学金。

  大学期间,一名来自焦作市的大学同学李晓东,用朴实和善良赢得了王远菊的芳心。“晓东看到一名室友家里穷,吃大米买不起菜,而是从家里带来辣椒面,撒在米上就着吃。晓东看不下去,认为这样没有营养,会吃坏人的。于是,他把自己刚买了不久的皮衣卖掉,然后换成钱资助这名室友。在当时,一件皮衣可是价值不菲。从这件事上,我对他有了好感。”王远菊说。

  尽管爱的种子已在王远菊的心中慢慢发芽,但是,两人的恋爱关系直到大学最后阶段才真正确立。

  大学毕业时,李晓东放弃留校和到北上广大医院工作的机会,回到焦作,用所学的医学知识造福生他、养他的家乡。就这样,他来到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工作。王远菊毕业后,分配到云南省人民医院工作。那时,他们相隔千里。

  距离是爱情的绊脚石。为了真挚爱情,王远菊深思熟虑后,作出一个大胆的举动:放弃云南省人民医院工作和高薪待遇,到焦作来。而这一举动,遭到全家人的反对。王远菊抛开偏见,冲破阻力,最终来到当时被外地人称为煤城的焦作,远离家乡,与李晓东结为连理。十几年来,她从一名年轻的医生,迅速地成长为科室的“掌门人”。用时之短,令全市妇产医疗界惊叹。后来,她和爱人又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成为医院一个奇谈。如今,一人是妇产科专家、一人是骨科专家,他们在各自领域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医院舍

  她先是放弃去美国耶鲁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后又放弃去北京协和医院读博深造的机会,尔后,她又多次婉拒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多家省级医院的高薪待遇邀约。在焦作,她开创了我市妇产医疗界最年轻的妇科主任的记录,也创下了最年轻的妇科正高级职称的记录。不仅如此,她在我市还开展了一些先进的手术和科研项目,并打造了一支风清气正、团结一心、素质过硬的妇产科医疗团队,而这,让王远菊备感欣慰。

  刚到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工作时,王远菊不适应焦作的气候,院领导就给她所在的科室安装了空调;吃不惯焦作的面食,院领导特意交代职工食堂为她做米饭;王远菊考上研究生,焦煤中央医院给她报销差旅费、学费,还发放生活补助……这一切,王远菊都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研究生毕业后,她放弃去美国耶鲁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到焦煤中央医院。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多家省级医院到学校招聘,然而王远菊都放弃了。对此,不少人很是不理解,王远菊却说:“人是有感情的,尽管焦作不是我的家乡,但这里有亲人、老师和朋友,我愿意在这里干一辈子。”

  2006年1月,她把年仅4岁的孩子托付给家人,远赴北京进修学习。后来,她凭着自己的实力,考取了北京协和医院博士生。可是,当时该院妇产科面临老人退休等问题,科室发展一度陷入低谷。面对工作需要,她不辜负院领导的期望,再次放弃这次珍贵的机会。“南湘雅北协和”,这对于一个看重事业的人来说,放弃深造的机会无异于粉碎自己追求的梦想。即便如此,她仍然作出了巨大牺牲。

  2007年,王远菊出任妇产科主任。这一年,她35岁,开创了我市妇产医疗界最年轻妇科主任的记录。在她的带领下,该院的妇产科从后继无人到现在阶梯力量充足;从仅仅只做大手术到现在微创手术领域的拓展和创新;从没有一项科研项目到市级、省级、国家级项目十几项,王远菊用知识和心血,引领着科室的发展,同时,她也凭借科室的成长,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为患者舍

  原本瘦弱的她,为抢救急、重患者,她迸发力量,背起了比她还要重的患者。这样的事,在她身上发生过不知一次。无论白昼还是黑夜,她总是随叫随到,冲在抢救一线。自己累了,不怕;病人再脏,她也不嫌弃。对于贫困患者,她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垫付手术费用,掏钱为病人购买饭菜或营养品等。对待病人,她不分贫富,不论地位高低,做到一视同仁。一个下岗女工给她织了一副毛线手套,尽管已经戴烂了,她一直珍藏着。如今,她走到哪里,都有她的患者。称她为贴心的平民医生、最美女医生。能赢得这样的评价,她已经知足了!

  王远菊散发着知性女人的魅力。干练、瘦弱,是不少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平易近人、心地善良,也是许多人事后对她的评价。仅仅这些,还不足以让患者送给她“最美女医生”这一称号。关键的是,她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患者的尊重。

  1999年,一位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因支付不起治疗费,跑到寺庙里跪求菩萨保佑,谁知突然晕倒在地。当被救护车送来时,她的裤子还在往下滴血。许多人说:“对于这种病人的治疗,往往出力不落好。”可王远菊一心想的是患者的痛苦和自己的职责。她为患者精心治疗,并与同事一起为她垫付了手术费用,最终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010年7月,一个19岁的贵州打工妹,在广州打工时遭人强暴,有6个月身孕后又被传销组织骗到焦作。严重的营养不良导致女孩腹中胎儿胎膜破裂,并发败血症,肝肾肺等多脏器衰竭。因为没钱,几家医院都不愿收治。抱着求生的最后一线希望,身无分文的女孩被同乡送到了焦煤中央医院妇产科就诊。王远菊冒着全科室一年没有奖金的损失,向医院打了欠条,全力救治这个生命垂危的打工妹。为此,她日夜守候女孩身边整整168个小时,其间,自己的孩子吃饭了没有、上学了没有,王远菊全无暇顾及。一个月后,女孩儿基本康复,却欠下医药费15万元。女孩的父亲是残疾人,远在贵州山区,在村里借了3天,只借来800块钱。在该科,父女俩留下一封炙热的感谢信后,选择了默默离开。事后,有人问王远菊,这样做后悔吗?她的回答是:我没有遗憾,救死扶伤是医德!而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王远菊身上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王远菊开展了利用女性天然自然腔道进行手术的新阴式微创术,并对这项手术进行了完善,还率先在全市对该手术适应症的范围进行了拓展。

  王远菊还接诊过一名基层女工,接诊时已是宫颈癌晚期。面对患者求救多活几个月的初衷,竟然是想看到自己的女儿考上大学。王远菊从伟大的母爱中深感心痛。为什么?为什么不能早期发现,提高患者生存的时间……为此,她开始了主持申报科研项目——《子宫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并由此获得了90万元的吴阶平医学资金会资助。王远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试图寻找到一种与早孕试纸一样,且普通女性都可以进行操作的快捷检查方法,能够让患者及时检测出早期宫颈癌,进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对于保护妇女身体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

  针对产后抑郁症患者,她又自学了心理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只为给患者解开“心结”……

  她为患者的付出,受到了百姓爱戴。她的孩子到商店买东西,店老板说什么也不肯收钱。这种礼遇,透露出的是普通老百姓对王远菊的无限敬仰之情。难怪,王远菊总是对她的团队说:“医生不是一个赚钱的职业,而是一个赚心的职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