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倾我所学报国家”
背道而驰
“我的大学我做主” 莫流于形式
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要与时俱进
扒掉公款送月饼的“马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8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话题
扒掉公款送月饼的“马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随着中秋节临近,一些商家又打公款的主意,伴随电子支付平台兴起,公款送月饼节礼等穿上了“隐身衣”,“四风”问题披上了新“马甲”。治理公款送月饼节礼问题,一方面,应继续加大通报曝光党员干部收受节礼的力度;另一方面,应严厉打击巧立名目开假发票、为“四风”问题推波助澜、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良商家。

  【观点1+1】

  @北宁老头儿:月饼礼盒只是幌子,打开之后会别有洞天。送礼歪风由来已久,查处难度很大,送礼者会乔装打扮,收礼者会左右迎合,利益与权力的交易,月饼其实也就是个道具而已。

  @金卫www:在如今大力反腐的时代背景下,公款送礼的情况会收敛很多,相关政策的出台会使很多官员不敢以身试法。期待这样的政策越多越好。

  @我只陪你一起疯:中秋送礼只是变相行贿受贿的一种方式。月饼本没有错,只是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了。反腐倡廉应该在平时狠抓,在中秋节大做文章难免有走形式的嫌疑。

  @刘侍卿:治理公款送礼,就要抓住问题的“牛鼻子”,那就是清查单位的“小金库”。公款送礼往往是一个领导班子的问题,有公款才会有礼送,没有了公款,礼从何来?

  @芳菲飞尽:现在的节日被许多商家人为地放大,月饼也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非正常含义,收礼的人往往也是送礼的人,其中很多人都是被迫自掏腰包的。公款送礼损失的是国家,受益的却是商家。所以,禁止公款送礼,商家也要整治。

  @孙友祥815:礼尚往来不但是我国的传统礼节,也是收受贿赂、滋生腐败的土壤。精明的商家更会借此机会揣摩消费者的心理,另辟蹊径,助长贿赂之风。

  @云台野人:月饼不值钱,还很显眼,现在人们都送购物卡了。因此,政府除了查处违纪违规收受各类礼品、购物卡的公务员外,还要规范商场出售购物卡的商业行为。

  @玉峰亦风:到底是月饼的错,还是商家的错?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加大监管与惩罚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党员干部能自我警醒。“人情牌”在国内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好根除也不好监管,关键就在于增强党员干部自身的宗旨意识。

  @Summer--张小怪:国家对于打击公款送礼的初衷是好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员们的行贿受贿只会更加隐蔽。

  【下期话题】

  “生育观念”不改变,“性别失衡”难破题

  《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曾提出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至115以下的目标。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我国2013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6。距离“十二五”期末倒计时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这个目标恐难如期完成。尽管综合治理多年,却没有扭转我国面临着男女比例失衡的严峻形势。从种种因素看来,我国可能出现的大批“剩男”将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麻 酩 整理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