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创新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释放新常态下的创新活力
扶优育强创新主体
国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项目如何申报
“科技创新让我们尝到甜头”
图片新闻
市泰鑫机械期待专业型人才加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8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释放新常态下的创新活力
—— 我市科技创新观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王 言

  何为新常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如何在新常态下打造焦作经济升级版?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市必须应对的“大考”。

  从追求速度到追求质量,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向科技进步要红利,已成为当前我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一项项重大创新举措,彰显我市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的决心。

  ——真金白银支持。2011~2014年,我市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增加,累计投入科技经费15900万元,年均增长38%。2014年,我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6000万元,在2013年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翻番。

  ——建立科技大市场。科技大市场是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科技交流交易平台。市政府对科技大市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本着“政府引导先行,成熟后再市场化”的原则,利用西安科技大市场的资源,与西安科技大市场合作在焦作建立分市场,吸引全国科技成果来焦交易,科技流、信息流的涌入,焦作可“近水楼台”借力登高,预计今年年底正式运营。

  ——建立科技金融创新融资平台。今年,市政府设立了10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金,欲撬动银行1~5亿元资金支持我市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目前,已与中国银行焦作分行、焦作商业银行签订合作协议,下一步将与广发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我市借此寻找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突破口和结合点,逐步改变科技经费使用“撒胡椒面”的局面。

  ——建立科技人才库。我市建立了焦作专家库、焦作籍外地专家库和专家组长库3个支库。今后,项目评审、成果鉴定等工作实行专家组长负责制,市科技局作为组织者只搞好服务工作,避免中间因素干扰。市科技人才库建立后独立运行,业务科需用专家只提出需求,人才库管理部门负责抽选专家,用选环节互相保密,有利于客观、公正

  ——建立科技型企业及科技项目库。建立科技型企业库,包括科技百强企业库、百强后备企业库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库;建立科技项目库,“十二五”以来支持的项目要入库,总结项目工作经验教训,对好项目进行分析,为后续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建立科技成果库。与专利数据库结合,包括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建立焦作市科技成果库,把近10年以来的科技成果整理纳入科技成果库,预计今年年底完成。

  在此之前,我市在全省首家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试行创新券制度及科技贷款贴息制度,首期发放创新券5670万元和科技贷款贴息900余万元;先后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省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我市分别建立了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和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分中心,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

  科技和经济不能是“两张皮”,离开了科技创新,打造焦作经济升级版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这个“指挥棒”的引领下,科技创新在支撑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从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看,新常态的特征非常明显:地区生产总值增速9%,告别了两位数增长。企业转型已经成为唯一的出路,转不动、转不快、转不好的企业更加困难,传统高耗能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反差也越来越明显。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曾是我市的纳税大户,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转型的要求,该企业上半年亏损达1.76亿元。与之相比,顺应市场、主动转型的企业则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如裕华新材料,尽管遭遇光伏产业寒冬,光伏玻璃现在每平方只卖32元,但企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与荷兰企业的合作,生产农业大棚用玻璃,每平方价格达60多元,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新常态的核心是优结构,优结构的关键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调整,一些小而专、小而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展露头角,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和发展活力。

  “不求500强,但求500年”。秉承这样的理念,市天益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新材料领域,立志在这个行业把产品做到顶峰。该公司首家以聚酰亚胺树脂为基生产的耐高温复合材料,唯一具备全自动工艺控制,技术为国内唯一,国外同类技术路线仅有德国、瑞士、日本的3家企业掌握。该技术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全进口、价格昂贵的格局,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丰厚的利润空间。该公司董事长冯星起说:“效益从哪来?从‘新’上来。小行业做到极致,专、精、特、新永远要比大路货吃香,含金量更高。”

  以亩产论英雄,科技型中小企业风头正劲。“蜗居”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长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仅有员工30多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注册成立不到4年的“小不点”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1100万元,今年上半年订单就有1600万元,且利润率非常高。该负责人自豪地说,企业自主研发的煤矿用架柱式乳化液钻机三到五年内市场模仿不了,新的研发还在继续推进。

  转型靠什么?一言以蔽之,靠科技!

  坚持科技强市不动摇,我市大力构建具有焦作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努力打造焦作经济升级版。今年,我市在投入6000万元科技发展专项经费的同时,还投入了6000万元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这1.2亿元专项资金,将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亩均效益好、税收贡献大的项目,充分发挥工业投融资平台作用,为企业解决搭桥资金、周转资金,化解企业的金融风险。同时,全力引导银行贷款,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市场活力。据测算,这1.2亿元专项资金可撬动金融机构贷款44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53亿元,可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难题。

  河南双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首家尝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甜头的公司。该公司以8项专利权质押获得中国银行焦作分行500万元贷款,解了其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的燃眉之急。目前,该公司依靠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已在中国银行焦作分行获得1500万元授信额度,销售收入成倍增长,今年已突破1亿元。

  政府倾力引导搭台,企业对创新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的融资、人才、市场把握等发展难题,市科技部门也在不断探索加快建立高品质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强产学研对接,继续实施好创新券制度、科技贷款贴息制度和成果引进转化及产业化投资项目补助办法等,加快建立高效的科技促进体系。目前,市科技局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型企业库和科技项目库建设,将改变过去科技部门发布项目指南,“指挥棒”指到哪儿企业跟到哪儿的现状,而是主动上门了解企业情况,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政策、资金和平台服务。河南环宇石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强说:“这样的服务,企业太欢迎了!”

  释放新常态下的创新活力,勇于探索、坚持创新,我市转型升级可期。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