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作城建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到联系点指导专题组织生活会
我市首家环保节能商砼站投用
图片新闻
为环卫工人建立爱心驿站
打通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
激发文化产业“微力量”
微话题
扒下“职务消费”这件奢靡“马甲”
添“乱”
千万农民工同上一堂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话题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日话题】

  “不挣大钱不回家”

  12年前,江西小伙小李大学毕业后回家待了一个多月外出闯荡,准备干出一番事业后再回家见父老乡亲,结果一走就是十几年,再未和家人联系过。近日,家人辗转多省,在当地民警的帮助下,终于在江苏省镇江市找到了他。原来,小李多年不回家的原因,竟是认为自己没有赚到大钱。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金卫www:家是自己心灵的港湾,在外无论荣与辱,都该回家瞧瞧,看看父母。其实父母要求的并不多,只希望我们幸福过一辈子!

  @雨娃同学:小李虽然大学毕业了,但社会这所大学却没有毕业,情商还停留在幼稚时期。一个人如果有干不出一番事业就不再回家见父老乡亲的心态,那么这个人从立志那天起就注定了不可能会成功。对父母都不闻不问,如此没有责任心的人干任何事情都不会考虑全局,更谈不上成功了。

  @z531312762:什么是大钱,当你有了10元钱的时候,100元是大钱;当你有了100元的时候,1000元是大钱。挣钱固然重要,但是要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黎明之平:年轻人为了事业在外打拼是好事,但是不要忘了家庭和亲情。家里有父母的牵挂,这才是人一生的财富。家不是放钱的地方,而是放心、放爱的地方。

  @青青子衿啊:现实生活中还有好多和小李一样想法的人,将成功的标准定义为有钱有权有本事,总想着有朝一日衣锦还乡扬眉吐气,就能补偿缺失的亲情,可生活不是电视剧。有家、有爱、有亲情的人生,也是一种成功。

  @南都渔夫:小李的“不服输”精神可嘉,但做法明显欠妥。现实中固然有“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戏言,但若固执地认为人生的价值就体现在“挣大钱”上,其实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是要不得的。

  @吴家小娘子21:小李的这种做法在当代并不少见,尤其是大学毕业后年轻气盛,非要自己干出一番事业,这个心是好的,但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家中父母。他们是你的至亲,没有人会像他们一样在乎你!

  @晗笑花儿:男孩儿看起来很有志气,但这种做法不提倡,不管怎样家还是要回的。至少要让家人知道你在哪里,不要让他们挂念!

  @嘿-冬小云:曾经我也想过等有一番成就后再去看望感谢恩师和家人,但现在我明白不管你有没有成就,你的恩师和家人永远都是在乎你的,你永远是他们的骄傲。

  【下期话题】

  明十三陵棺床上祈福钱币成堆

  近日,有媒体曝出“十三陵地宫内祈福钱币成堆无人清理”。对此,景区管理部门表示,每天都会进行清扫集中,相关图片是因最近暑期游客多。每次收集、清点时武警、安保、财务等部门的人员同时参与,有专人签字。游客向陵墓棺床投币祈福,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郭 剑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