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中站共青团丨青年文明号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团中站区委召开年中工作会议
难忘的江苏之旅
团中站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慰问敬老院
龙洞街道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青 春 赞 歌
奉献青春在一线 立足岗位争一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8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 春 赞 歌
——写在焦作日报社总编室喜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之际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筑梦美丽新焦作》一书出版后,焦作日报社总编室主任吕正军带领年轻编辑总结出版经验。
  本报记者 詹长松 摄
 
   

  本报记者 麻 酩

  一个朝气蓬勃的科室,精彩地唱响了又一曲青春赞歌。在相继获得市级青年文明号、青少年维权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后,日前,新一届河南省青年文明号出炉,在共青团焦作市委报送的单位中,我市9家单位登榜,焦作日报总编室榜上有名。

  总编室,现有员工15人,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者4人、中级技术职称者7人,是焦作日报社当之无愧的骨干部门。在这个集体,既有老骥伏枥的“定海神针”,又有当打之年的“能工巧匠”,还有冲劲十足的“雨后春笋”,他们用笔墨记录着焦作发展的岁月沧桑,用文人的弱肩扛起了责任的泰山!

  活力科室唱响青春赞歌

  近年来,焦作市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高潮迭起。焦作日报总编室始终关注、支持焦作市的志愿者服务事业发展,并发挥媒体的自身优势,创造一个良好的志愿者工作氛围。

  提起服务青年人,自然要谈谈《焦作青年周刊》。《焦作青年周刊》的前身是《青周刊》。创刊时,团市委提出与《焦作日报》合办一份报纸,以更好地指导全市的共青团工作。作为主要牵头人,在总编室主任吕正军的主持下,该科室的业务骨干从报纸定位、刊名的确定、栏目的设计等的确立与完善方面发挥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如今,该周刊日渐成熟,由“共青视点”“视野”“参考·悦读”等版块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了当代焦作青年人的精神风貌,逐渐打造成了全市青年人健康成长的交流园地和信息平台。

  “焦作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是由共青团焦作市委、焦作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发起实施的一项以资助贫困大学生为主体的公益活动。为做好宣传工作,总编室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大力呼吁社会关注寒门学子,凝聚爱心力量,为贫困学子圆大学梦鼓与呼。

  每逢大事有担当

  长年来,总编室承担着《焦作日报》百分之四十以上的编辑出版工作和所有版面的统筹协调工作,每年平均执行十多次策划报道,尤其在五年一度的焦作市党代会、五年一次的两会换届选举和一年一次的两会例会时,为报社承担着舆论宣传主战场的常规战和攻坚战的双重任务。

  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号角吹响,阔步走在发展前列的总编室全体员工,把“抓转型、促发展、做示范”扛在自己的肩上。一篇篇大气磅礴的《纵横谈》,蓬勃了多少男儿心志,激发出英雄豪情万丈。

  在省政府批准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方案时,总编室开设《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纵横谈》栏目,将每篇文章以交响的名义配发评论,在评论员文章领域打了一场漂亮仗。2013年,新的市委班子组成以后,确立了新的战略思想和工作重心,焦作日报社党委班子,提出了新的办报要求,为全市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下足了功夫。总编室成立了交响评论写作领导小组推出了42篇评论员文章,取得了良好效果。

  小荷才露尖尖角

  做好青年人的工作,年轻人也要唱主角。

  去年4月22日,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提出将十大建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点。12月份市委决定编印《筑梦美丽新焦作》一书,向全市人民提供十大建设的权威读本。12月10日,报社党委要求尽快将样书拿出来。随即,吕正军协调各科室,把10名骨干记者派出去与十大建设各牵头单位对接,要求务必在10天内将基本资料收集完备。

  所有资料齐备时,正值年底,这是总编室一年中最忙的时间段。对于出版书籍而言,经验欠缺自不必说,还在考验着四位年轻人如何分配精力、如何调整工作节奏、如何掌握日常工作与“急难险重”之间的平衡能力。

  “刚接到任务时,脑子真是一片空白。”李新战坦言。

  吕正军说:“承担此项工作,我们可以说是白手起家,起初,我们连专业书版软件都没有。总编室人凭着不服输的犟脾气,硬是克服了技术上、经验上的障碍,边摸索、边工作,可谓苦思冥想、费尽心思、禅精竭虑。”其间,副总编辑王爱军对大家悉心指导,为年轻人鼓足干劲。1月底,吕正军将样书送到了市领导手里。在3月份我市两会召开前,该书送到了各位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手中。“刚拿起枪就遇到这场硬仗,这四位年轻人将受益终身。”王爱军称赞道。

  “新的征程已在眼前,总编室全体员工要继续用‘新闻立报、特色兴报、精品强报’凝成无坚不摧的报业力量,稳步前行。”这是焦作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杨法育对总编室的殷切期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