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本报以《焦作志愿者杨勇在鲁甸震区》为题,报道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暖流计划河南负责人、我市志愿者杨勇第一时间赶赴震区展开救援的情况,许多人关注目前杨勇的安危。记者高兴地告诉读者,8月20日凌晨,与震区人民在一起15天的杨勇安全返回了焦作,15天内发放了价值200多万元、300多万吨的物资。
近几年,杨勇参加过四川雅安、甘肃等地的地震救援,积累了丰富的救灾经验。但是,此次救援中的惊险依然让他难忘。昨日,记者采访杨勇时,回忆起在震区经历的惊险、感动与收获,杨勇感慨万千。
“每一次救援就像过鬼门关。8月9日下午,我和其他志愿者运输十几吨物资到一个村里救援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坐在车里就像坐摇摇椅一样,随时有翻车的危险,再加上山体滑坡等因素,每一次救援都显得十分危险。下雨天、道路泥泞、山体滑坡……这些成为我们救援的最危险因素。每天8时出发,运输物资到各个村,忙碌一天,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能回到居住的地方,睡两三个小时又继续第二天的救援。”杨勇说。
村民热情招待志愿者的经历让杨勇等感动和难忘。
“8月12日,我们在向一个村庄发放物资时,一位80多岁的老人跪下向我讨要物资。经过询问后,才得知其一家人全部遇难,只剩下这位老人。当时,我们给村里留了很多物资,希望他们能够好好生活下去。” 杨勇说。他们到另外一个村救援时,那里的村民非常热情,给他们做很丰盛的饭菜,令他们十分感动。
“8月19日,暖流计划驰援云南鲁甸现场援助活动结束,志愿者开始陆续返回家中。非常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志愿者的关注和支持,感谢焦作的父老乡亲的牵挂。虽然现场援助已经结束,但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鲁甸同胞的需求,给予相关的支持和帮助。
“此次云南地震,暖流、双闪、小丫和蓝俊四个公益组织汇聚民间大爱,深入震区送暖。其间,风雨交加,余震不断,五个仓库虽物资堆积如山,却因道路险远而难援助偏远。公益人士王义林等七壮士,自拿到军区通行证后,一直坚守一线,某壮士虽负脚伤亦然……20日,与50余名志愿者离开云南时,我们均含泪,拥抱……”杨勇说。
“暖流群雄齐发愿,星夜急驰援鲁甸。
救人疾苦兮千斤重担,抛家舍业兮大义齐天。
前方拼命兮不下火线,后方慷慨兮义卖募捐。
奋不顾身兮专意偏远,肩扛人背兮悬崖亦攀。
精疲力竭兮大爱如山,汇聚暖流兮,为你笑容再绽。
半月劳苦兮天可怜见,死里逃生兮民间救援。
生死不忘兮患难同伴,赠以鲜花兮今终回还。
虽然,多难兴邦兮凤凰涅槃,惨惨灾区兮长路漫漫。
愿我华族兮少灾难,愿我暖流兮勇往无前。”
采访结束时,杨勇充满感情地朗读了一位来自北京的志愿者分手前写的一首诗。他,眼睛又一次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