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曲林佳
作为经理,他们没有下属和权力,有的只是大街小巷、村边田间留下的深深足迹;他们用一片赤诚丹心,点燃了千万农户致富的希望;他们是农行的三农客户经理,下农村、进猪圈、蹲鸡舍、钻菜棚是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农行孟州支行的张建设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谨慎处理每笔小额贷款是张建设的工作重点,帮助农户实现致富梦是他的工作目标。5年的时间,张建设为2900多个农户发放9500多万元贷款,所有贷款无违规、无欠息、无逾期、无不良,这样的贷款质量,在焦作乃至全省农业银行系统都是首屈一指。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张建设从来都是一句话:咱干的就是这份工作,管好国家的钱,管好贷款户,管好自己的心。
为严把贷款准入关,张建设对每一个贷款户都要做到一问二看三计算。一问就是向村委会、街坊邻居打听申请贷款户的人品、收入来源,对人品不好、好吃懒做的一律不放款;二看就是要实地看一下申请贷款的用向;三计算就是做到贷款申请额度与经营规模相匹配。三关过后,财神爷的口袋才慢慢打开。5年的时间,他每天至少要办理一笔贷款手续,走访三个农户。
日子每天都不一样,张建设的想法却每天都一样:一分一角的把钱贷出去,一分一角的把钱收回来,一家一户都能富起来。路边的野花开了又谢,田里的庄稼种了又收,变换的是季节,更迭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张建设天天往返在乡间道路上的那辆电动车,还有骑车的他。钱贷给了农户,一旦不合理使用,就会给国家和贷户带来损失。于是,张建设不间断地深入到贷户家中,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正是有了张建设第一手资料的适时掌控,他管辖的贷户没有一家出现不良经营状况。2011年,张建设所在的孟州市,出现了震惊全国的瘦肉精事件,而张建设负责的277家养猪户没有一户受到瘦肉精的牵连。事后,这些饲养户握着张建设的手说:“老张啊,要不是您时时刻刻监督和提醒,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老张”,一句最朴实的称呼蕴含着感激、亲情和赞赏,因为他总能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按户制订解困清收方案,把风险化解于危情之中。司某在农行贷款3万元用于水产养殖,然而天公不作美,那年遭受了多年不遇的大旱,眼看着三十多亩的鱼塘一点点缩成不足三亩的水面,半成鱼儿翻塘而死。得知这个情况后,张建设建议司某补种玉米,将损失降到了最低,国家的贷款也得以按期收回。
近年来,张建设先后被农行河南省分行评为“四无客户经理”和“服务三农双十佳先进个人”,被河南省金融工会评为“金融系统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而他管辖的贷款户95%都住上了新房,开上了汽车,实现了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