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22日,博爱县召开产业集聚区暨项目建设推进会,传达全市产业集聚区和项目建设集中观摩推进会议精神;回顾总结该县前段时期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先进经验;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认清形势、找准差距,自我加压、真抓实干,促进全县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上档提速。李平启、张建、张维兴、陈治国、牛生霞、张王成、邓国侠、常平凡、邱志杰、崔志刚、于三龙等县领导出席会议。
会前,该县开展了产业集聚区暨项目建设观摩点评活动。该县四大班子领导、部分县直单位一把手和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等70余人参加了观摩点评。观摩团一行先后观摩了三峡益众公司日产120万立方米LNG液化气、中美泰宇公司年产70万立方米保温材料、悍马轮胎河南生产基地、永威公司年产300万套防火门、海航公司年产2000套无人机零部件、恒誉公司年产1500吨彩印塑料软包装、中远橡胶公司年产30万条橡胶轮胎硫化胶囊、中汇公司年产100万根轿车发动机凸轮轴、聚融物资年产6万吨纳米改性有机硅防水材料、快宜居公司年产200万平方米低碳节能型住宅模块化生产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每到一处都详细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企业效益,并对各乡镇进行了实名制打分评比。随后,观摩团一行还考察了武陟、孟州产业集聚区,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阔视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
集中观摩活动结束后,该县召开产业集聚区和项目建设推进会,通报了今年前7个月全县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情况和观摩评比结果,磨头镇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许良镇、金城乡作了表态发言。
就产业集聚区和项目建设工作,县委书记李平启指出,要肯定成绩,坚定发展信心。今年年初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打造“四个博爱”战略目标,坚持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总抓手,千方百计解难题,全力以赴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项目建设有了新突破。96个县重点项目中,5个建成投产或投用,70个进展顺利,4个正在做开工准备工作。尤其是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进展明显,三峡益众公司LNG液化工厂项目一期工程,预计10月份建成投产;悍马轮胎河南生产基地、永威公司高强度家装门、快宜居公司模块化住宅等10亿元项目全面启动。二是招商引资有了新进展。全县围绕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天然气等资源优势,依托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和天然气综合利用产业园等新的招商平台,大力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了四方益达LNG燃气动力汽车改装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易高公司天然气液化工厂等一批意向项目即将签约,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三是发展平台有了新扩展。加快产业集聚区新扩区域建设,新区“五纵二横”道路框架基本成型,同步建设了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新扩展1.34平方公里,达到了8平方公里,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大,配套功能进一步完善,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李平启强调,要加压奋进,加快发展步伐。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认清发展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勇于担当,务实重干,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促进全县经济上档次、进位次。
一是着力壮大产业集群。要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天然气综合利用等主导产业和特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积极走出去,开展建链、延链、强链招商,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提升集聚优势。每个乡镇要至少引进1个3亿元以上项目,每个县直单位至少引进1个1亿元以上项目,今年年底要再签约1~2个10亿元项目。当前,要重点跟紧、抓好四方益达公司LNG汽车改装、易高公司LNG液化气等项目,争取加快建设。
二是着力打造开放高地。要树立开放思维,立足县情实际,摸清吃透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好的典型和样本,多一些“拿来主义”,少一些“闭门造车”。县委、县政府将9月份确定为全县的“招商引资月”,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筹备,精心组织;县领导要带队走出去、请进来,见客商、谈项目,通过对外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先进的理念,带动产业集群快速发展、上档升级。要建好开放平台,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推动发展的主引擎、开放招商的主阵地”作用,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路、水、电、气、热等设施,提升集聚区承载能力和吸引力。扎实推进钢制气瓶检测中心等产品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加快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筹建信息化交易平台、绿色能源交易平台、汉海土地交易平台,提升公共服务及商务服务配套水平。要拓宽开放领域,各级各部门要立足本乡镇、本部门实际,把扩大开放与乡镇、部门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城市建设为招商引资突破口,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
三是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在项目入驻、建设和投产运营上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审核、推进、考核机制,注重招商选资,转变“捡到篮里就是菜”的旧观念,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坚决不上,有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上;建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机制,把好项目产出关,提高亩均效益,把市委、市政府“亩产论英雄”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到刀刃上。在保证招商项目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在税收、转移就业、土地利用、建设周期等方面,要对投资方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明确项目建设各个阶段所应享受的支持力度,未按要求履约的,要视情节收回项目优惠政策。要出台新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办法,对招大商、引好资的乡镇和部门,在物质奖励、干部提拔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对动作迟缓、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逐步建立以招商实绩为标准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四是着力优化服务环境。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不能说不”的理念,各个项目的分包领导和服务单位,每周都要到项目工地现场办公,了解情况、督促进度,认真梳理企业存在问题,分类制定帮扶措施,下大力气整治强买强卖、恶意阻工等恶劣行为,让企业一心一意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清理审批事项,宜放则放,简化程序、压缩时限、提高效率。
五是着力细化工作责任。要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每半年组织一次项目集中观摩点评活动,并将评比结果与工作业绩、职务晋升挂钩,真正让项目为干部说话、让干部凭业绩说话。 (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