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琢玉成器 积跬致远
刘瑾:一心为民的执行员
开通文印邮箱 提高工作效率
全市法院七个集体和个人 受到省高级法院表彰
司法拍卖
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8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琢玉成器 积跬致远
——温县法院深入推进“导师制”青蓝工程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张世伟

  有人说:青春是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头的路。青春没有回程票,是让年轻法官随波逐流,做无梦、无趣的“木头人”,还是让他们破浪前行,百炼成钢,成为有激情、有活力的职业法官?这是温县法院党组长期思考并努力探索的问题。

  2008年,该院党组经过深思熟虑,改进了传统的“师徒相授”教育模式,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导师制”,通过“三步四曲”青蓝工程,建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截至目前,该院共培养青年干警22名,其中18名通过了司法考试,4名考上了在职研究生,12名干警获得了“办案能手”“办案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三步四曲”促成长

  近年来,温县法院相继招录了22名青年干警。但是,从“出校门”到“进院门”,由于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缺乏,青年干警工作上的烦恼和成长中的困惑,引起了该院党组的高度重视。该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专项研究青年干警的教育培训问题,在传统的“师徒相授”教育模式上,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并实施了“三步四曲”青蓝工程。

  “三步”:第一步是建立“导学”关系。筛选有经验、素养高的资深法官担任导师,对工作未满3年的青年干警实行“一对一”传帮带,明确培养内容和目标。第二步是搭建互动平台。每半年召开一次“导师制”座谈会,让导师谈工作感受和经验技巧;作好审判理论讲座、庭审示范和心理辅导。第三步是建立互动档案。对青年干警的思想状况、工作绩效进行动态记录和总结,并将青年干警的成绩作为导师考核加分的依据。

  “四曲”:一是“青年法官论坛”的“主题曲”。创办《青年法官论坛》内刊,每半月举办一次青年法官论坛理论研讨会,青年干警在导师的指导下每年要撰写一篇有深度的调研文章,晋职晋级则须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二是呵护成长的“协奏曲”。院党组为青年干警配置食宿、洗浴和休闲健身设施,让其在法院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工作。三是轮岗锻炼的“交响曲”。每周安排1名青年干警与立案、信访接待人员在接待窗口担任导诉员,让新招录干警到审判执行一线轮流锻炼,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四是创先争优的“进行曲”。通过开展“学雷锋青春建功行动”、野外扩展训练、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青年干警的文化生活,培养其创先争优意识。

  经过长期实践,该院“导师制”青蓝工程不仅培养了青年干警的归属感、责任感,还提升了他们的工作能力。201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中,对该院的这一先进经验进行了通报表扬。

  教学相长正当时

  “‘导师制’的建立,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青年干警的活力与激情,也促使我们老法官自我加压,不断进步,实现了‘教学相长’。”说起“导师制”的好处,该院专职审委会委员夏宁群滔滔不绝,“和年轻人交流,感觉他们的理论知识很扎实,思想活跃,工作创新精神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导师,现年47岁的夏宁群是院里有名的专家型法官。前两年,当他看到年轻人备战司法考试时,不甘示弱,决定也考一次这样的“国考”。去年,他顺利通过司法考试。

  少年审判庭副庭长赵娟是该院成长较快的青年干警,说起该庭庭长毛天亮,她激动地说:“毛庭长就像一名慈祥的长者,每次业务上有啥不懂的向他请教,他都会耐心给我讲解。”

  “其实和赵娟这样的青年干警搭班,也使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在制作裁判文书时,我们老法官一般在说理部分较为死板,赵娟善于运用灵活的语言,既能使裁判文书容易看懂,还能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毛天亮说。

  教学相长,有效促进了法院机关作风的改进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评价。该县人大代表徐承宏说:“温县法院的法官,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都很有素质,业务能力很强。”

  “毕业”了到基层去

  青年干警在导师的帮带下,思想逐渐成熟,业务能力日趋增强,在他们之后又迎来了一茬又一茬的师弟师妹,他们要“出师”了。

  “青年干警应该到基层去,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该院政治处主任牛卫平说。该院党组大胆启用人才,对“学业”期满并且成绩显著的青年干警,安排到离群众最近的工作岗位上,经过考察和培养,量才定岗,委以副庭长等职务。同时,要求所在部门的负责人要“一对一”继续帮带,让青年干警接地气、吃得苦、有担当、有作为。青年法官谢栋、王莎到基层法庭工作后,成了业务骨干,每年结案均超过100件,被评为办案标兵。

  该院每年举办两次“金兰会”,让师哥师姐向师弟师妹传授工作技巧和方法。

  “通过近一年的法庭锻炼,我跟庭长、跟群众学到了不少东西,学会了把法律思维与乡风民情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处理纠纷。”年轻的助审员樊世凯说。 “世凯哥脚踏实地、勤学实干,和他在一起工作,我掌握了很多工作技巧。”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刘森说。

  玉琢成器,积跬致远。该院青年干警在导师的引导下,在成长中不断进步,在进步中不断实现梦想。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