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即将在焦作开幕,示范区苏家作乡苏家作村的龙凤灯舞表演将作为重头戏亮相开幕式。听说村里的龙凤灯舞将在省运会上亮相,在外务工的龙凤灯舞表演者也纷纷放弃工作,回家参演训练。
8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苏家作村,350名村民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毋启富的带领下,正在苏家作村龙凤灯广场进行彩排,场面十分壮观。
苏家作村党总支书记、现年71岁的毋启富向记者介绍,此次将有18条龙灯、6条凤灯亮相省运会开幕式。其中,最长的龙灯是40米。加上提供后勤服务的村民,苏家作村将有近500人参与到演出当中,所有参演人员全部为本村村民。
如今在苏家作村,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龙凤灯舞表演。表演者中,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15岁。苏家作村龙凤灯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当地在清朝道光年间盛行玩花灯,每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大耍灯”比赛。为了在“大耍灯”中取得好成绩,村里的艺人们别出心裁,将凤灯融入龙舞,表演龙凤共舞。之后,艺人们又在龙凤共舞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十种伴舞灯,编排了精彩的龙凤呈祥、丹凤朝阳、百鸟朝凤、龙游戏凤、张羽煮海、文王拉纤、刘海戏蟾等有故事情节的灯舞。2008年,苏家作龙凤灯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彩排现场,所有参演人员一丝不苟。演员们士气高涨,很多人都为第一次能够参加这么大型的演出而感到自豪。今年37岁的毋小君听说家乡的龙凤灯舞要助阵省运会,他二话不说,丢下手头工作,专程从郑州赶回来参加排练。“我从小就开始耍龙凤灯,已经耍了22年了,这次能去参加省运会的开幕式,自然是高兴得很。”毋小君告诉记者。
这边参演人员一丝不苟加紧排练,那边几位老艺人正在紧张忙碌赶制龙凤灯。75岁的毋传洲和73岁的宋生宝老人正在编织一条凤灯。据两位老人介绍,他们从7月29日开始担当起制作凤灯的重任,20多天来,已做了4条凤灯。记者留心观察,老人们做出来的龙凤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