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供电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焦作供电公司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实效
增容改造 满足需求
跟着电工去抢修
明察暗访促服务提升
打好迎峰度夏收官战
雨中即景
追求最高境界
微信扫一扫 用电全知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跟着电工去抢修

作者:本报通讯员 王向阳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立秋过后,日渐凉爽的天气让武陟电网供电负荷回落不少,笔者筹划已久的抢修采访计划不得不一再推迟。8月23日下午,笔者接到了武陟县电业局木城供电所所长郭东方的电话:“这两天用电量回升不少,城镇74号台区配电箱有点扛不住,明天抢修更换。”

  计划成行,心中暗自高兴。第二天不到8时,笔者就来到供电所。电工侯亮、屈国利等人已将配电箱装上了车,收拾好工具我们就出发了。

  抢修地点位于县城老城区清真一街,离供电所不足4公里,10分钟车程。到达现场后,侯亮打开配电箱,切断低压出线开关,用令克棒拉开台区高压跌落,准备抢修。“现在用的315千伏安变压器是7月份更换的。当时10千伏线路停不下电,配电箱没有更换,开关和进线电缆型号都有点小,用电集中时偶尔会发热。”顺着侯亮手指的方向,笔者发现低压保险下接线柱颜色不均,有明显发热痕迹。

  拆除电杆上和变压器连接导线并清理干净后,抢修人员用绳子拴牢配电箱,拧下台架上四个固定螺栓,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配电箱的拆除。

  “木城所有公用台区179台,供电面积超过县城四分之三,可以说是全县最忙的供电所。”趁着配电箱吊装前的空闲,郭东方向笔者介绍了今年的度夏保供电情况,“去年台区改造比较到位,今年轻松多了。整个夏天没有烧变压器,处理故障、更换导线也都是小抢修。”

  由于受作业条件限制,近400公斤重的配电箱只能通过人工方式吊装。屈国利首先将两根吊装用的尼龙绳分别拴在变压器台架两端,向下兜住配电箱底部,再将绳子在台架上缠绕两圈后,四名抢修人员开始合力向上托举配电箱,另外两个人拉紧绳子防止箱体下滑。15分钟后,配电箱吊装到位,满脸汗水的抢修人员这才腾出手来擦擦汗,喝口水,找个阴凉地缓口气。

  10时20分,进线电缆开始安装。总长只有12米电缆, “分量”虽说不大,但干起来却是费时费力。“电缆越短越难弯折,干起来就费劲。”屈国利说。

  配电箱进线电缆孔位于箱体侧面,在与电杆之间不足30厘米工作宽度内,要将同成人胳膊腕一般粗的电缆穿进配电箱决非易事。抢修人员首先将电缆一端与变压器连接固定,然后四名人员上下配合,顺着电缆进线孔弧度连续弯折七八次,用了近一个小时才艰难地将电缆穿放连接到位。

  临近中午,气温升至30摄氏度以上,抢修人员的额头上汗水不停往下流,工作服前胸和后背被汗水湿透。

  12时30分,笔者的肚子开始“闹意见”,但抢修还在继续。“天这么热,吃过午饭休息会儿再干不行吗?”

  “来回折腾太浪费时间,还不如趁晌午干完,群众能早点用上电,我们也不用再操这儿的心了。”屈国利朴实的话语,让笔者不由心生敬意。

  14时15分,工作完成恢复送电。这时的抢修队员早已是满身疲惫,没等回到供电所,有人坐在车里就已酣然入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