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首都师范大学、深圳大学、苏州大学等56所地方高校的学生可以通过“优课”,在线学习此次高校提供的线上课程,所修学分也将实现联盟校际之间互认。这是记者日前从人民网首届高校校长论坛获得的消息。
随着“MOOC(慕课)”的日益普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也开发出“慕课”课程。但是,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却表示,国内外名校建立“慕课”课程系统的一个主要任务,在于输出自己学校的价值观念,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这其实并不完全适用于国内的地方大学。因此,首都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地方高校组建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共同开发适合地方高校的“优课”。
目前,在全国1908所大学中,地方大学达1797所,占到了94.2%;地方大学目前在校生1716.8万人,占全国大学在校生总数的91.1%。但是,国内的地方大学面临着很多共同的困难——优质的教师比较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时间少、优质和精彩的课程短缺等。因此,优课联盟的重点将是解决优秀师资少、优质课程缺等问题。
据了解,“优课”的课程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来自于入盟的会员学校的优质课程;二、来自于向国内外名校采集、征集的课程;三、发挥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推出一些非高校系统的社会人士开办的、开设的实践课程。“优课”联盟的目标用三年的时间,吸纳200所地方大学加盟,为400万名学生提供1000门左右的在线课程。
按照计划,9月1日上线的几十门“优课”课程首先以通识课程为主,所修学分将实现联盟校际之间互认。至于“优课”的课程教学,将通过两种方式实现:首先由选课的学生独自在电脑上完成。之后加盟高校根据学校的情况,自行设计线下教学组织,一般是本校老师进行课堂辅导、讨论,或由授课教师在线答疑。
据介绍,“优课”课程考试,可采用线上考试、线下考试,或线上线下混合考试的方式完成。学生期末考试后,由联盟颁发课程证书,证书上有主讲教师签名和联盟印章。学生选择的课程,由所在学校给予相应的学分。 郑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