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示范区从打造教育强区、实现公平教育出发,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据悉,示范区有23万人口,各类在校生(含幼儿园)近3万人,各类中小学校57所(含5所民办学校),在职在编、离退休教职工2170人,在我市五城区中是教育大区。目前,示范区正围绕百亿产业集群培育、高成长性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社区建设、社会事业、现代农业等6项重点工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被列入了全区六项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而且在重点推进的社会事业中教育项目占了大多数。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已成为示范区上下的共识。
为让群众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示范区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河南理工大学附中、文苑小学等学校经过几年建设,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育装备和教育信息化水平都有大幅提高。在今年中招中,全区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74%,高招本科升学率达到40%。
针对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在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改革教育人事制度、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逐步形成有动力、有活力的教育发展新机制。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示范区力争3年内使辖区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今年,投资1700多万元的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即将完工,投资500余万元的薄改装备项目、投资600多万元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都正在进行中,明年还将继续安排1000多万元资金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3年内安排1200万元资金为中小学配备实验设施、体音美卫器材及图书等,使教育技术装备达到二类标准以上,力争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赶超兄弟县市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教育现代化。同时,强化项目意识,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各类扶持政策,积极争取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等各类项目资金,依靠项目办教育。针对目前确定的有关重点建设项目,成立了社会事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教育等民生领域重点项目的推进,其中韩公教育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张庄中学扩建等学校建设项目稳步实施。
在创新管理、提高办学水平中,示范区在基层学校中认真开展美丽学校建设,在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尝试,在校园文化和学校内涵发展上突出本校特点。同时,积极提高质量,打造办学品牌。一是打造亮点学校。北大附中、张庄初中已经成为全市名校。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了一大批名师,进一步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三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引入社会资本兴办教育,加强与名校、强校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探索与市内外优质品牌学校间实行集团化办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努力创造充满活力的教育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