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怀川人物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秦岭脚下写人生
“好初衷”还需“好沟通”
福利之争:凸显社会福利体系新期盼
微话题
世相漫话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秦岭脚下写人生
——记“中国第一画乡”陕西户县原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会员赵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赵丰,1956年生,祖籍焦作温县,现生活在陕西省户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签约作家、北京《博闻》副主编、陕西《画乡文化》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三部、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十余部。图为赵丰在终南山下接受采访。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核心提示

  他生在太行山脚下、黄河之畔,长在秦岭山麓、渭水岸边。大山大河,为他的血脉中融入了山的厚重、峻峭与水的奔泻、不羁。

  他历任县广电局长、文体局长等职,虽善于做事,却不善于“来事”。他“不谙”为官之道,却彰显了文人的骨头、做人的脊梁。

  他不到卸任年龄便辞去官位,倾心游走于文字之中,已出版长篇小说三部、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十余部,多部作品获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

  他就是从我市温县农村走出、现在陕西户县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赵丰。近日,本报记者来到秦岭脚下,探寻这位亦豫亦陕、亦官亦文者的人生之旅。

  本报记者 陈作华 王水涛

  小县城里的大作家

  秦岭北麓,名终南山。拥有“中国第一画乡”之称的陕西省户县即坐落于终南山下。赵丰,就生活和工作在这片历史悠久且物产丰饶的地方。

  赵丰祖上是温县人。只因上世纪40年代的一场大饥荒,其祖父逃荒来到陕西,他便成了关中人。

  然而,赵丰不谙为官之道。他创了县里官场上人事任免的一个先例:就地从局长降为副局长。

  不是他无能,而是他不按“常规”出牌。

  赵丰生于1956年,自小随父来到户县。初中时,他每天坚持写一篇作文。班主任隔三差五让班里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把他的作文抄下来,贴在教室的黑板上作为范文给大家看。后来校长知道了,还把他的作文在全校展出。高中时,他开始在《户县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作品。

  四年的知青生活中,他担任过大队文书、会计、团支部书记、公社团委委员等职。此间,他团结了一批文学青年,创办了文学刊物《千重浪》。1978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咸阳地区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户县一中做语文教师。“我的课很受欢迎,每当我讲课时其他班的很多同学也来听,窗户上也趴满了学生。”赵丰说。

  教学之余,他开始文学创作。创作之初,退稿是主流。“几乎每天传达室都有我的退稿信,两年时间被退稿500多次。”终于,1983年,他的小说处女作《哑妻》发表在咸阳文艺期刊《秦都》的头条。之后,他的数十篇短篇小说见诸于《延河》《长安》《海燕》《百花园》等文学期刊。几年后,他出版了《雨巷》《夏天的故事》两个短篇小说集。其中,《夏天的故事》获西安市第七届文学奖。

  1994年,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年后,32万字的《龟城》出版了。这部以改革开放的农村变化为背景的小说,一举获得了陕西省首届“群华”文学艺术奖和西安市第八届文学奖。2002年,18万字的《周家祠堂》问世。再后来,以当代文化人生存状态内心独白为主题的小说《小城文化人》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02年,赵丰转向散文写作,每年发表的散文均在百篇以上,见诸于

  《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散文》《书屋》《百花洲》等重点文学期刊。迄今,他已出版了七部散文集,共计300多万字。其中,《声音与物象》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孤独无疆》获第三届柳青文学奖,《散淡的村庄》获首届陶渊明散文奖,《帕斯卡尔的芦苇地》《乡野炊烟》等作品还被录入全国各地高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文人的骨气

  小县城出了这么一个大笔杆子,赵丰成了很多单位“觊觎”的对象。1987年,他在《陕西日报》文艺副刊上整版发表了8000字的小说《迷人的沣河》,一时成为多家单位争抢的人才。县委宣传部、政研室、县委办、政府办等部门纷纷找到他所在的学校,要把他挖走。校长被逼急了,提出条件:用五个陕西师大中文系的毕业生换赵丰。

  校长自然顶不住职权部门,赵丰还是被挖走了。他先到县政府办当秘书,三个月后提拔为秘书科科长,一年后任政府办公室副主任。1996年,他调任县广电局任局长。

  赵丰就任广电局局长后,打破电视节目只播新闻的单一模式,创办了“今日户县”“画乡文艺”等栏目,丰富了电视节目内容。同时,他将广告社会化,年增收50多万元。

  但是,善于做事的他,却不善于“来事”。他从来不给领导拜年、送礼,更不会唯领导是从。一次,他正在局里的会议上讲话,一位副县长来局里找他,让秘书告诉他先把会停一下。他对秘书说,等自己讲完话后再去见副县长。结果,他从会议室出来后,那位副县长已经愤然离去。

  “不听招呼”是他的做事风格。县里某音像店因出售黄色录像带被他主管的文化稽查队查处,西安市某职权部门的领导给县长打来电话说情。县长向赵丰交待:教育为主,免于处罚。赵丰把处罚数额由1万元降为5000元,自认为这样既起到“教育”作用,又给了县长面子。县长知道他是头“犟驴”,无奈之下让县里的某个部门支付了5000元。

  更有甚者,赵丰还直接“坏”领导的事。局里一位副局长私自用公款给县里主要领导家里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施。赵丰知道后,立即叫停。没多久,他便从局长就地降为副局长。

  地方官场上的人,大都有个圈子,可赵丰哪个圈子都不入。谁叫他喝酒都请不动,以至于一些人把他称为“怪物”。然而,他的工作能力和清廉作风,得到了更多干部群众的肯定。在这个小县城,他有很高的威信。新任县委书记到任后,他被任命为体育局局长,两年后,文化局和体育局合并,他任文体局局长。

  追寻心灵的自由

  干工作,赵丰是一把好手。户县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为让“农民画”这朵艺术奇葩经久不衰,赵丰在任文体局局长伊始,便恢复了停办多年的“农民画”作者培训班,并积极引导“农民画”创作吸收国画、油画、剪纸等多种艺术手法,丰富表现形式。他还组织画家们外出写生,开阔眼界,并多次举办新作大赛和“农民画之家”评选活动等。几年间,户县“农民画”画家队伍迅速壮大,“农民画”也走向了市场。

  为让“中国第一画乡”的旗帜更加鲜亮,让户县群众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赵丰联系中国美协、中国农民画协会,在户县举办了中国首届农民画艺术节,全国50多个县市“农民画”的代表前来参加艺术交流。在任文体局局长期间,他还承办了陕西省农民特殊项目运动会、陕西省农民篮球赛等群众文体活动。

  做好本职工作,是出于良知和责任。赵丰感到,文字才是他心灵的栖息地。在官场与文字之间,赵丰毅然选择了后者。2005年,身为文体局局长、局党委书记的赵丰提交了辞呈。县委对他的辞呈既给予了尊重,又做了保留:同意他辞去现有职务,任命他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

  当时,户县文联是一个无编制、无经费、无办公场所的“三无”单位。赵丰到任后,克服诸多困难,解决了文联下属15个协会的办公场所问题,促成15个县直部门与15个协会形成对口帮扶;完善了各协会的管理制度,促进了各协会活动的正常开展。

  卸去实职后,赵丰有了更多的时间徜徉在文学的世界中。他的思绪进入了一个旷远的境界:中国历来不缺乏思想家,但东方思想与西方哲学缺乏对话、交流,二者的距离很远。中国作家应冲破这种窠臼,搭建起中西方思想与哲学交流的桥梁。于是,他孤身踏上了以散文体现哲学审美的探险之旅。2013年,25万字的散文集《思想者的彼岸》问世。该书把西方40位先哲“请到”中国的山川大地,让他们凝望、沉思、呐喊,进而把哲学阅读变成一个个风声水起、昂扬低回的生命历程,构建起一幅幅跨越时空、充满生命张力和思想交锋的图景。

  此书一经问世,立刻引起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评价说:“这部散文集别开生面,以独特的视角为散文界带来了思想的厚重与创作的活力,在散文作品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户县名人馆里,赵丰已被列为该县古今名人塑像名单。赵丰说,自己是怀川人的后裔,不管走到哪里,他都要树立好河南人的形象。

  欢迎提供采访线索

  《天南地北焦作人》栏目记者联系方式:

  (0391)8797351 8797355

  13938163209 13462827934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