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峡那一抹丹崖碧水,泉瀑峡悬挂断崖飞瀑,潭瀑峡深藏幽谷清泉,如同一曲天籁的音符,不知在多少人的心中绕梁三日而不绝,成为难下心头的留恋。如今,提起河南旅游,提起焦作山水,云台山绝对是一个叫得响亮的符号乃至“金牌名片”。去年,焦作云台山接待游客达到521万人次,游客遍布全国各地,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境外游客纷至沓来。焦作云台山水的迷人风光古已有之,却直到20年前才经由伯乐发掘,一亿多年的沉寂终于等来了今世的精彩绽放。如今的云台山,已经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普通景区蜕变为世界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这其中的奥义吸引着我们再一次踏上北京始发的“云台山号”旅游专列。
休闲综合体刷新度假味道
经过壮丽的云台山门,迎着百家岩的山崖耸立,车子在一片喧闹的景致中停下。一条清溪从眼前穿流而过,两岸的建筑透着新意又与周围的山色融为一体。眼前的一切于两年前所见大为不同,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才能确信这就是我们曾经路过的岸上乡——依托云台山旅游发展起来的民宿聚集地。掩映在绿意之中,一幢幢建在水边的“别墅”颇有几分瑞士山居的味道。据介绍,那是近期重点打造的精品休闲街,力图吸引美食餐饮与购物商铺的入住,为云台山的旅游休闲带来更多元的选择。
沿着山花小径拾级而上,云台天阶国际饭店就在眼前。饭店别出心裁地以山石为外观设计,融奢华下榻于山林之间。步入大堂,第二天的大型会议正在紧张布展,不难看出,它为当地的高端会展市场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支持。步入客房,小窗青山排闼出,翻帘林响伴云庐,木制色调的内饰好不温馨。香嫩的烤羊腿在柳树枝上滋滋流油,产自当地的金星啤酒无限量供应。岸上小镇充满俗世烟火的热闹。小街上打糕的声音此起彼伏叮叮咚咚,如果只是好奇上前,老板也会慷慨切上两片让你试吃。号称“全球加盟”的大唐烤肉,卖山药茱萸糕的帅气小伙,热闹的食物味道让人想起台北的夜市。此刻的云台山,是一个人的休闲盛宴,亦是一群人的心灵狂欢。
后来的采访中,记者从云台山风景名胜管理局了解到,云台山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以其良好的旅游资源、创新的管理理念、优质的服务赢得景区与各方进行深入合作的基础,未来云台山将加大力度推进文化与智慧旅游服务项目,在“闯国际市场、树世界品牌”的道路上继续迈开步子往前闯。这些奋勇争先的精神和举措,无疑解释了云台山短短两年间的惊人变化。
精心雕琢,峡谷注入活力新血
骤雨初晴的云台山,山间云蒸雾腾,草木青翠可人。重走这一片山水,熟悉的感觉还在,小寨沟精彩的水上太极表演、攀到茱萸峰顶观赏美丽的云海,行走在红石峡的丹崖碧水中,那份悠然惬意和两年前一样,却意外地没有“重走旧路”的乏味。除了休闲综合体的精心打造,云台山把挖掘旅游文化作为转型升级的另一个抓手,加大了百家岩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力度。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将百家岩建设成为以魏晋文化为特色,集观光、休闲、修学、文化体验、徒步等综合旅游产品为一体的高品位旅游区,并将“竹林七贤”作为云台山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来培育,为云台山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为了弘扬茶文化,云台山先后在红石峡、小寨沟等景点建立了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相协调的茶社,赋予茶以文化内涵,游客高山流水品茗赏景,在寄情山水的同时,拉长了产业链条。未来,云台山还计划开发景区温泉资源,利用温泉和药膳,发展养生文化和保健养生游。
“为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我们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深挖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景区先后组织开展了云台山风光摄影大赛、十万太极人穿越云台山、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等,大力弘扬焦作山水文化与太极文化;中国旅游景区创新发展云台山AAAAA景区峰会、豫韩文化交流年河南启动仪式、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等的成功举行,赋予了云台山水更多的文化元素;赴韩国举办云台山旅游产品说明会、云台山风光摄影展宣传周,多方面加强国际旅游文化交流……”一名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地为我们介绍道。初建景区的筚路蓝缕,后期维护的心血倾注,这些年云台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对待这片山水如同精心琢玉。
邀请外界专业人士走进来,组织云台山管理团队走出去,这一“进”一“出”是保证云台山不断输入活力新血液的运转机制。从建立景区初始,云台山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多角度地打造一座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2007年,云台山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结为姐妹公园,成为我国第二家通过官方建立的中外姐妹公园。大概是从那时起,云台山开始意识到自己世界级的宝贵价值。美国大峡谷在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旅游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地质地貌、景区管理、深度开发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到的成功经验。
结伴姐妹公园以来,焦作云台山与美国大峡谷之间进行了多次成功的越洋对话,双方目前已经在地质研究、解说培训、资源保护、公园管理等领域成功开展了7年的合作。我们到访时,去年启动的 “中国云台山与美国大峡谷——姐妹公园摄影展”正进入截稿阶段,这是我国首次以姐妹公园的名义联袂举办的跨越东西半球、展现“东方盆景峡谷、北美巨峡之谷”地质地貌、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之美的国际性摄影大赛。长达一年的作品征集周期激发了海内外的摄影人的兴趣和灵感,吸引大家走进“姐妹”公园,去发现相似之奇,去捕捉不同之美,也让更多的世人了解和认识这对分别来自东西半球的姐妹公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