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我与政协”征文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认真组织历届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各界人士踊跃参与,撰写了很多内容丰富、质量上乘的稿件。从今天起,本报陆续刊登一批优秀征文,共同感受委员们和政协工作者对政协工作的炽热情怀,一起追寻人民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
亲力亲为话政协
□王海春
2002年3月,我到市政协调研室工作。时间过得真快,回过头看来,我已经经历了十届政协到十三届政协的12年。期间,我有幸参与了政协工作的重大事件,亲历了政协履职的创新过程,见证了政协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市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一届接着一届干,届届都有新亮点、新贡献。
先说政治协商。历届政协在丰富协商渠道、规范协商程序、创新协商形式、提高协商成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全体会议整体协商、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专门委员会对口协商的协商格局。十届政协既注重建言,又注重立论,使协商活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十一届政协探索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政治协商活动,使党政领导能够当面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人民群众更全面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十二届政协围绕重要协商议题、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重点视察调研,有效提升了协商议政的质量;十三届政协围绕重要协商课题分专题开展集中调研,进一步延伸和拓宽了协商议政的深度、广度。同时,十三届政协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精神,于今年5月份出台了月协商座谈会暂行办法,从制度层面确保政治协商工作有序推进。今年,市政协围绕信息化建设、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城市水系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课题,开展常委视察,举办月协商座谈会,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多期《协商专报》,提供了决策参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说民主监督。我市历届政协在发挥视察、提案、建议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传统监督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员等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形式。2006年,协助市委、市政府以两办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推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这在全国地市级政协并不多见。近年来,《关于开展民主评议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委派市政协委员担任民主监督员的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市政协先后对事关民生的多个部门开展民主评议,向15家市直部门委派了75名民主监督员。
谈一谈提案工作。市政协的提案数量不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作用日益突出,提案工作实现了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答复型向落实型、从收发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仅从十二届政协来看,五年共审查立案2637件,办理2619件,办复率达99.3%,产生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比如,实行阳光早餐工程、建立公交快速通道、建设“黎明脚步”主题公园、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等提案,对推动相关领域的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十三届政协成立以来,把提案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在坚持提案由市政协领导领办、提案委专办、专委会协办的基础上,加强对委员的业务培训,健全重点提案遴选机制,完善优秀提案评选办法,实行“面对面协商”提案办理工作机制,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跃上了新台阶。
最后说委员队伍建设。历届政协都十分注重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委员履职活动,建立了委员履职档案,在全体会议上表彰优秀政协委员,制定了委员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纪律约束,规范了履职行为。
(作者系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经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