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河北保定市61路公交车上,因大学生没给自己让座,一老人下车后开始发飙,并与同行的一位妇女站在马路中央用身体拦住公交车,大喊“谁也别想走”。在警方调解下,闹剧直到两小时后才得以收场。
【观点1+1】
@悠然阿朵:尊老是传统,自尊也是美德。年轻人不让座应该受到谴责,但倚老卖老,甚至以影响公共秩序为代价为自己“维权”,同样会遭人鄙夷。前辈如此撒泼,还想让晚辈尊重自己,可能吗?
@金卫www:让座风波屡见不鲜,说到底还是公民素质有待提高!为老人让座,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不能强求。
@笑里永远不藏刀:别让年龄大成为不知廉耻的挡箭牌!对于这种人,仅靠呼吁和谴责是远远不够的,即使是老人,也应该受到应有的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湖北宋君:让座,彰显了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礼貌。大学生不让座,公众只能在道德层面谴责一下,因为他并没有违反法律。相反,这位老人倒是有点不明事理。社会上推崇的是敬老,绝不是倚老卖老。
@薛智之0616:文明礼让,是对所有公民提出的道德要求,需要双方互相礼让,共守公约,任何一方的“强让座“与“被让座“,都是与社会公德不相符的。
@雨娃同学:让座是文明的体现,但并非必须让座。年轻人也有身体健康与否的问题,并非到了一定年龄就必然要享有某种特权。这位老人可以发飙,可以拦住公交车,说明他的身体尚好,在公交车上站一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请老人收起那颗倚老卖老的心,让座与否将不再是个问题。
@在下小鲁:让座是一种基于自愿的社交行为,而不是法定义务。大学生不主动给老人让座,固然有不可取之处,但尚不触及法律。而老人的行为却扰乱了公共交通秩序,这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涉嫌违反法律的严重行为,老人过度“维权”,无异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幸福一路绿灯:年轻人让座是对老人的一种体谅。其实,身处当今社会快节奏的时代,年轻人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选择不让座,也是各自的原因,舆论不能搞“道德绑架”。
【下期话题】
无家可归的中华鲟
长江水体污染、经济发展对自然保护区的“割让”、船只渔网的误伤,都让中华鲟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不断受到挤压,日益脆弱。葛洲坝阻断了中华鲟通向产卵场的通道,32年间已由1万余尾锐减至如今的57尾,野生中华鲟面临灭绝危险。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麻 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