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贸易大厦及其周边商贸区,很多人立刻会联想到人流聚集、车流密集、物流云集等情况。在解放区城管局大厦大队大队长蔡庆江眼里,只有扮演好门卫员、搬运工、园林工人的角色才能有效管理该辖区。
9月25日上午,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网民代表和商户代表等有关人士随蔡庆江来到贸易大厦及其周边商贸区切实感受该大队执法管理工作。
在贸易大厦商业步行街东进口,两排密密麻麻的圆形石柱将人流与车流分开。“该区域周边的7个出入口,分别设置了路障和商业步行街内禁止车辆通行的标志。此外,该区把贸易大厦南街出口作为商家货车的固定进出货口,城管队员要在这里担当门卫的角色,定时于7时30分开放,21时30分关闭,严格货车进出,禁止其他车辆通行。”蔡庆江笑着说。记者看到,在步行街里,道路畅通、秩序规范、环境整洁。“路障有效制止了外来流动商贩,但沿街门店的占道经营却时有发生,这要求我们随时做好搬运工的角色,帮助商户规范经营行为。”蔡庆江一边说,一边与队员将一个沿街卖冷饮的电冰箱往后方挪动。
在贸易大厦南门口,两名城管队员正用三轮车推着大水桶浇花。“城管队员有时也要担当园林工人的角色,维护这里的一草一木。”蔡庆江自嘲。
据了解,在成功打造规范有序的贸易大厦商业步行街的基础之上,解放区城管局调整了执法大队的管理区域,实行了7时至13时、13时至22时两班交替“无缝对接”工作制,实现了对大厦周边“全时段、无盲区”的管理目标,使该区域的市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活动中,各界代表认真听取蔡庆江讲解,记录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在走访沿街门店和市民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一些违章经营的商贩既不能简单清除,又不能不加管制,如何很好地疏堵结合是城市管理部门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市政协委员史永刚说。
上图为各界代表跟随解放区城管局城管队员在贸易大厦附近查看市容秩序。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