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空壳村镇
第十九届黄河诗会在郑举办
妈妈,请您原谅我
秋天四章
一万个音乐之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十九届黄河诗会在郑举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马朝霞)9月25日至28日,我省第十九届黄河诗会暨“美丽乡村·田园城市”郑州都市生态农业诗歌创作笔会在郑州举办。

  黄河诗会是由省诗歌学会主办的全省规模的诗歌年会,是我省广大诗人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交流的平台。该诗会以其规模大、学术层次高和持续时间长,而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诗会之一,并因此而成为我省一个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为推动我省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届黄河诗会的主题是“诗歌与农业”,来自省内外的90位诗人和诗歌理论家参加了会议。

  在本次诗会的论坛上,与会诗人和诗歌理论家指出,农业作为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长期以来一直是诗歌创作的重大题材领域之一,从《诗经》时代开始,历代都产生了许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优秀诗篇。传统农业始终与“乡村”“家园”“故乡”这些最具诗性的话题相连,是离“乡愁”最近的、关乎灵魂的题材;而现代农业,则与“生态文明”“现代化”乃至人类生存本质等重大主题有关。

  与会者指出,河南的乡土诗创作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出现了以马新朝等为代表的一批有全国影响的乡土诗人,他们在表现农业、农村、农民等方面,尤其是对当下“三农”现状的表现有着深入的思考,并积累了重要经验。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体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这些变化为诗歌提供了巨大的创作空间,也为诗人提出了诸如“如何认识并本质地表现乡村之变”之类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问题,在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岸边,举办以“诗歌与农业”为主题的诗会,真是一个太具意味、也太有意义的事情。

  与会诗人先后来到丰乐农庄、登封唐庄社区、瑞洋生态农场、雅新开心农场、郑州绿源山水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区、黄河湿地、中牟农业公园,以及河南弘亿国际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参观考察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丰收的场景、现代化生产的场面、社区村民幸福生活的细节,为诗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喷涌的灵感。他们表示,将用火一样的诗心,感受并采撷中原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带着泥土味儿的诗歌之花。

  在本次黄河诗会上,省诗歌学会授予我省诗人张鲜明、吴元成“中原诗歌突出贡献奖”,以表彰他们多年来为我省诗歌学会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我市女诗人省诗歌学会理事马万里、琳子参加了本届黄河诗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