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更加全面地算账,才能保证大家的旅游质量,才能逐渐消除社会舆论对黄金周的质疑和非议。
记者10月6日晚从国家旅游局总值班室及北京、重庆等假日旅游部门获悉,十一假期第六天,国内的中远程游客开始返程,城市周边、休闲型旅游目的地接待量不减,交通运行压力上升。截至当时17时,全国纳入监测的124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363.98万人次,同比增长11.11%;门票收入17280.46万元,同比增长4.66%。(据《深圳商报》)
黄金周结束了,各行各业又进入了例行盘点的时间。从相关媒体的报道来看,几乎所有的黄金周盘点,都把重点放在了旅游对各行各业经济的拉动作用上,今年也不例外。关注黄金周的经济账没有错,但在笔者看来,黄金周结束了,除了要算经济账外,还有许多账都要算。从某种角度看,只有更加全面地算账,才能保证大家的旅游质量,才能逐渐消除社会舆论对黄金周的质疑和非议。
首先要算算环境账。黄金周一到,城里人下乡,乡下人进城,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处处人潮涌动,各种机动车辆集中出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绿色、低碳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但对我们的黄金周来说,人们活动剧增,汽车尾气大量排放,我们的节日几乎成为了生态环境的“劫日”。相关机构在盘点黄金周赚了多少钱,为GDP作出多少贡献的同时,也应该算算我们对生态环境亏欠了多少账?
其次要算算文明账。文明是今年十一黄金周的一个热词,而从目前媒体的报道来看,文明出游仍是国人欢度黄金周时的一个短板,值得引起大家的反思。大街上,行人车辆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公园里,游客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的现象层出不穷。不知道有关部门和景区在对游客数量“井喷”和门票收入暴涨而暗自窃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国人在社会文明和公民素质上的得分并不高呢?
第三要算算交通账。当前,自驾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出行的重要方式和时尚。当越来越多的汽车涌进一座城市,而这些地方在交通方面又没有作好充分准备时,由此带来的交通混乱可想而知。交通拥堵已经成了让游客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甚至发生了新郎新娘因交通拥堵而错过了婚礼的事情。这笔交通账,我们也应该好好算一算。
旅游业是经济潜力巨大的产业,黄金周经济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应该好好算算黄金周的经济账。但各级政府和景区在喜见旅游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前提下,更不要忘了算算黄金周的其他的账,这样有利于我国旅游经济大棋盘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