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导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重点项目支撑重点工作
示范区就业与用工无缝衔接
幸福和谐北李万
李万街道村级财务审计扎实到位
区公安机关推行“一村一警”模式
敬老院里的好“闺女”
中国电信焦作分公司开展“文明守礼、文明建企”活动
着力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苏家作乡冲刺第四季度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拓宽渠道 定向培训 实现双赢
示范区就业与用工无缝衔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许大志)拓宽就业渠道,创造就业环境;紧扣市场需求,定向进行培训;实施用工补贴,农民企业双赢。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机制,打通就业与用工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就业与用工的无缝衔接。目前城镇新增就业344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4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5人,失地农民就业创业促进工作成效明显。

  拓宽统筹城乡就业渠道,创造转移就业环境。示范区利用乡、村两级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就业信息发布、政策宣传、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工作,将企业招聘会向下延伸至乡镇一级,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先后在李万、文苑、文昌街道举办3场“送岗位下乡”专场招聘会,提供600多个岗位,120余人与招聘单位达成用工意向。为优先安置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该区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93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及社保补贴33.3万元,同时组织辖区失地农民参加全市产业集聚区网络招聘会,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转移就业。

  以市场为导向,定向培训促就业。示范区根据产业结构和辖区失地农民的自身特点,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要求,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目前已开展电焊、保健按摩、家政服务、中式烹调等专业培训,培训712人,完成市定目标的178%。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培训员工,组织67名企业员工参加全市职业技能大赛,组织240名失地农民参加创业培训,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20余万元扶持创业。

  实施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使失地农民就业更加充分。示范区对用人单位招用辖区农村劳动力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今年年初以来,累计为25家用人单位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21.29万元,涉及辖区失地农民774人。此项政策自去年实施以来,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极大地调动了用人单位吸纳辖区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今年1~9月份招用辖区失地农民844人,实现了失地农民和用人单位的双赢。为拓宽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安置途径,该区还对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实施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把适合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的工作岗位优先安排给辖区失地农民,按用人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给予补贴,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支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