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口不足1000人的小村,曾经被市迎宾路分隔两半,村里耕地少、环境差、百姓穷,各项工作开展不顺,村民幸福指数不高。然而,经过10年的努力,如今村庄整体搬迁新址,盖起了整齐的楼房,村容村貌极大改观,失地村民上班有了工资,村里老人每年还有补助,成了人人羡慕的幸福和谐村。它就是李万街道北李万村。
近日,记者走进该村,犹如走进了小游园,树木葱茏,花香扑鼻,一排排整齐的楼房粉刷一新,整洁宽阔的水泥路纵横交错,新建的健身广场器材齐全,丰富多样的宣传壁画赏心悦目,老年活动室里笑声朗朗……
不仅环境优美,北李万村还由一个人均收入很低的纯农业村一跃成为年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的商贸村。
探寻致富缘由,该村党支部书记王金璋给出了答案。2001年,北李万村开始规划建设新村。经过几年的建设,家家户户住进了楼房。有了新房子,如何解决村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成为摆在该村两委班子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该村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建设公寓楼和学生餐厅收取租赁费,通过兴建万鑫商城收取管理费和房屋租金,仅此几项,一年就给村里带来200多万元收益。
有了钱,如何将这些钱用好,给群众谋福利?几年来,该村累计向群众每人发放了5000元生产发展资金;为220名村民缴纳了每人1.3万余元的失地养老金,现在已有80多名村民每月领到养老金200元;向全村群众每人每月发放120元生活费,在中秋节和春节为每人发放福利费300元,每月向村民发放失地农民养老保险200元。
不仅福利好了,村里还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该村18~60岁的村民共有424名,早在河南理工大学征用本村土地前,村里就与用地单位达成协议,通过招收本村一些服务人员,解决了52人的就业问题;通过兴建万鑫商城安置了160人就业,通过对商城的管理和服务解决了25人就业;通过政府定向培训和定向推荐,解决了40人就业;通过群众自主择业,如运输、外出务工等,解决了120人就业;通过成立保洁队伍,解决了6人就业,现在全村基本上没有剩余劳动力。
多年来,北李万村持之以恒地抓好村务公开工作,一般事项每季度公开一次,财务收支每月公开一次,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公开。在村务公开上,突出一个“全”字,将决定的每一个事项的原因、程序、结果全部公开,禁止只公开内容、不公开结果;在财务公开上,突出一个“细”字,将所有财务收支情况逐笔逐项进行明细公开,取消“其他支出”科目。
如今的北李万村,村容村貌好了,制度健全了,群众富裕了,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