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民师”的快乐晚年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点亮希望之灯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点亮希望之灯
——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骨科三区不开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见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李文平(右四)正在认真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朱传胜 摄
 
   

  本报记者 朱传胜

  在腰椎侧位开个直径0.7厘米的小孔,建立起一个针眼大的手术通道,将精细的抓钳伸进去,不见刀口和出血,一个被很多人都认为是“大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在一个多小时就成功地完成了——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骨科手术室真实的一幕。

  最令人称奇的是,患者术后疼痛、麻木症状立即消失,而且还能从手术台上自主起来,并可以下地行走。在患者的皮肤上,仅留下“黄豆”大小的切口,缝合一针即可,3~5天就能康复出院。

  这个不开刀,仅凭一个小针眼就能治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就是目前国际脊柱外科领域公认的治疗椎间盘突出最先进、最微创的手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由于该项技术要求高,目前国内能够开展该项技术的医院并不多。在我市,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骨科三区于2012年率先在我市开展了此项技术,目前已有数百人从中受益。此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市微创脊柱外科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小针孔能解椎间盘突出大问题

  “真没想到,一个针眼大小的切口就能治好我的腰椎间盘突出,这么好的技术,应该让更多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知道。”记者国庆节前来到该院骨科三区采访时,在该科病房住院的吴女士对记者说。一天前,她刚接受了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术后,她身上的症状就统统不见了。

  吴女士来自中站区,是一家企业的员工。三四个月前,她感觉自己的腰很疼。于是,她到一家医院拍了一张片,最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后,她尝试中药、针灸、推拿很多方法,但是这些保守治疗对她而言,效果并不明显。后来,吴女士腰疼得只能卧床休息。在一些大医院,不少接诊的医生都建议她做手术。但是一听说在身上动刀子,吴女士就感到十分恐惧。她还听到有人说,做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一旦失败,则有下肢瘫痪等风险。正当她感到万念俱灰时,一名在我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亲戚建议她到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骨科三区接受一项最新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且不用开刀。亲戚的建议,让吴女士深信不疑。于是,她慕名来到第九十一中心医院骨科三区,接受了这项新微创技术。“太神奇了,我昨日做的手术,今天腰就不疼了!而且做完手术也不留刀疤,真的好了!”吴女士感慨地说。

  一同随记者进入病房的,还有该科主任李文平和他的医生团队。李文平向记者介绍,除了一些年轻患者担心留后遗症不愿开刀外,一些老年人、糖尿病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体质等原因,如今都选择此项微创治疗技术。“不开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但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患者都能够充分享受到医学领域的进步成果。”李文平说,“像吴女士一样,大多数接受此项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是通过在我市医院工作的亲戚朋友推荐来的!此前,我们并没有对外大张旗鼓地宣传这项技术。不少同事都戏称,这项尖端技术还处在‘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看来,我们以后该调整一下工作思路了——不但对这项工作要埋头苦干,同时还要大力推广,让更多患者了解它,并从中受益!”

  “微”治疗腰椎病免除“伤筋动骨”

  采访中,记者在思索,椎间孔镜手术为何有这般神奇的疗效?其与传统开放手术以及椎间盘镜技术又有何区别呢?为了向记者解答这个问题,该科主治医师谢长伟通过电脑演示、画图等方式,向记者进行了详尽的介绍。

  据谢长伟讲,目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领域,医疗界存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和目前国际上最新开展的椎间孔镜手术。传统开放手术是指在背部后方相应的手术部位切开长达十几厘米的皮肤切口,随即深入切开背部肌肉,显露出椎板,再用专门的器械将椎板咬一个小窗,进去把神经牵开,显露出下面的突出椎间盘,再将椎间盘切除,最后逐层缝合组织,结束手术。不过,传统开放手术有以下弊端:切口大,瘢痕大,影响美观;手术创伤大,必然要剥离肌肉和韧带,也需要咬除部分椎板,这些结构对稳定脊柱起着重要的作用,破坏后,脊柱稳定性受到影响;同时,后方入路干扰椎管和神经,术后将带来许多不可预知的后遗症,比如长期疼痛和部分功能障碍,同时还会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经的粘连。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开放手术出血多,大多需要术中、术后输血,增加因输血感染相关传染病的风险。传统开放手术还有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较高、对工作和生活影响大等缺陷,如果术后复发,因切口瘢痕、粘连等问题,再次治疗很困难。

  “椎间孔镜手术与椎间盘镜手术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区别却很大。椎间盘镜手术虽然被称为微创手术,其实就是缩小版的开放手术。与开放手术一样,都是通过后路。同样,其也有与传统大致相同的弊端。”谢长伟介绍,“而椎间孔镜技术则是通过椎间孔入路,而不是传统手术的后方入路,这样术中就可以观察到神经和椎管但不会造成干扰。术中不必剥离肌肉和韧带,也无须咬除椎板,不破坏脊柱稳定性;术后不会形成瘢痕组织造成神经粘连,后遗症和并发症极低。此外,两项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差别,椎间孔镜可以用于L2/3及其以上的高位椎间盘突出,因为L2/3以上是脊髓,椎间盘镜是从后路手术的,容易损伤脊髓导致截瘫,所以椎间盘镜不能治疗胸椎间盘突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而椎间孔镜是从后外侧手术的,可以绕过脊髓,所以可以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

  为了让记者更清楚地了解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病的“威力”,谢长伟还总结该技术七大主要优势:一是真正有效的脊柱微创技术:通过侧后方入路经安全三角到达目标区域,避免传统后路手术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不咬除椎板,不破坏椎旁肌肉和韧带,对脊柱稳定性无任何影响;二是靶向治疗:精准摘除突出或脱出的椎间盘碎片;三是适应症广:能处理几乎所有类型椎间盘突出,对于开放手术难以治疗椎间盘源性疼痛以及外侧突出间盘尤其有效;四是安全性高:局部麻醉,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术视野清晰,可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五是康复快:术后2小时可下地活动,一周就能恢复正常工作;六是病人满意度高:立即缓解疼痛,大小便自理,护理简单,口服药物即可,并且切口小,不留瘢痕,不影响美观;七是医疗费用低,平均费用只有1万元左右,而且术后复发不影响再次治疗。

  相关链接: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选对的更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刺激和压迫神经而引起腰痛、下肢痛、麻木、无力、间歇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有下肢不同程度的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都有腰部创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常见于老年人或是久坐的人群。

  我们的椎间盘结构内为髓核,外为纤维环,整个结构在椎体中起缓冲作用。它平时所受的压力是随人体姿势改变和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人平躺时,椎间盘内压力最小;而人站立时,椎间盘内压力略高于平躺时所受压力;人直腰坐着,椎间盘压力则是这些姿势中压力值最高的。如果弓腰坐着,压力值会更大。

  “腰突病,真要命”成了困扰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年的注解。部分患者形容:每次发病时,腿的后面就像中了电一样,抽搐着一点一点疼。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着也觉得麻烦,不仅不能照顾家人,而且还要让自己的伴侣、孩子照顾,心情非常烦躁……各大医院检查后,医生给予的答案也只是:腰间突出物回不去,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开点药回去吃,后期如果病情严重,还需要做手术。因此,寻找一种好方法让腰突痊愈成了患者们一直追寻的目标。

  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在全省率先引进德国TESSYS椎间孔镜,能够根治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即可下地行走。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治疗,术前不需要禁食禁水。手术中患者意识清醒,可以把手术中的感受与医生交流,不用切除骨骼、韧带,对病人腰椎的稳定结构没有损伤和破坏。

  此外,骨科三区还开展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颈椎结核及肿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膝关节损伤、四肢关节复杂性骨折、四肢关节良恶性肿瘤、四肢关节各种创伤及先天性畸形的手术治疗。科主任李文平率先在焦作市开展颈后路线锯法“双开门”椎管成型术后治疗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对四肢创伤及关节镜手术技术娴熟,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科技进步奖6项,出版专著2部。

  骨科三区电话:(0391)3597292

  李文平主任:13603911358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