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南水北调中线行大型系列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线”调水润津门
未来津城供水啥模样?
记者手记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0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手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曾有人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是最大的受益者。也许此言的语境,亦包括天津引黄、引滦以及南水北调“三线并进”的调水渴望。

  一个原本不该缺水的城市,却因造福于流域人民的水利建设,而不得不直面水资源缺乏的难题。然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宏大目标,离不开水源地人民的奉献和牺牲,也离不开沿线人民的支持与建设。从感性上来说,水是天然的情感纽带,同饮一江水可使人产生命运共同体的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正如时任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曾走进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从南水北调工程,到豫津两地合作前景,并以诗样语言如是描述:“我住清渠首,君住清渠尾,豫津两地人,共饮一江水。”

  南水北调工程依托东线、中线、西线工程,也正意在沟通黄、淮、海、长江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国家大水网,使得丰水的长江流域与缺水的黄淮海流域实现连通互补,将全国三分之一的水资源纳入了联合配置范畴,从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的战略性再优化与配置。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必将越来越突出,由此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当有一种更加客观的表达。一是必须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处理好城区“喝水”与水源地“吃饭”的关系;二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中,也需建立规范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的南水北调“水银行”水权交易模式,并采取相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真正体现南水北调工程的“国家宏观调控、准市场运作、企业化经营、用水户参与”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