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底开始,北京铁路局所辖部分客车的车体颜色要重新刷成绿色,“绿皮车”将回归大众视野。本次列车车体换漆,不包括动车、高铁和城际列车。铁路部门表示,客车车体进行粉刷,将分拨儿逐步进行,不仅现在已经运行的车辆将重新涂刷,新造尚未竣工的客车也将按照新方案制造。
“绿皮车”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是一段发展的见证。从最早最慢的“绿皮车”,到“红皮车”“蓝皮车”,再到动车、高铁列车,这些都成了刻在人们脑海中永恒的记忆。
不仅仅是火车颜色在变化,火车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从每小时几十公里的蒸汽机车,到现如今时速300公里的高铁,火车的颜色和速度代表了一个特定的中国铁路发展时代。
按照最新规划,以后的客运列车大概只有两种颜色——动车、高铁、城际列车等高端快速列车保持白色,其他客运列车一律改为绿色。笔者认为,这样统一颜色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按照火车运行速度的快慢,将颜色统一,既方便乘客识别,也对车辆进行了合理规范。
但是,笔者认为,不管火车车体颜色怎么刷,为了美观也好,为了怀旧也罢,其实乘客真正关心的远不止这些。火车车体颜色统一之后,相关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准能否统一提升?“面子”重新刷漆装扮过后,“里子”能不能也上档升级?例如,在今年国庆期间,铁路部门就进行创新,推出自驾游汽车运输班列,赢得了民众称赞。因此,在重新定位车体颜色之后,还要想方设法提高服务水平,在提高列车准点率、增强旅客舒适度等方面多下功夫,只有这些都搞好了,才叫既有“里子”,又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