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许凯)10月20日,笔者从古汉山矿了解到,该矿创新安全管理办法,建立了“区域化安全管理”模式,采取模拟井长负责、分区域管理、捆绑式考核的办法,确保现场安全生产。
为确保实现安全零目标,该矿积极构建区域管理与系统指导相结合的区域化管理模式。一是实行模拟井长负责,分区域管理。按照“边界清楚、责任明晰、实用有效”的原则,将矿井上下划分成“上三下四”7个区域,委任矿7个副总工程师分别担任区域管理负责人,即所谓“模拟井长”。“模拟井长”对区域内的所有施工区队具有全面管理权力,履行全面管理职责,对本区域内所有专业、头面负总责,确保区域内实现技术达标、质量达标和安全达标。
在实行区域化管理的基础上,该矿还实行了捆绑式考核。在对副总工程师进行“双基”和安全绩效等考核时,不仅对其所分管专业进行考核,还将其所负责区域的安全效果、质量达标、迎检效果、系统优化、隐患整改等一并捆绑进行考核。捆绑式考核不仅让副总工程师的责任具体化,而且弥补了各专业、各生产系统和各区队在交接、交叉部分容易存在的安全漏洞、盲区,为安全打基础。
此外,该矿还实行区域闭环管理,按照区域安全管理的要求,分片包干,将井下划分为四个安全管理责任区。同时,改变安检员以往的分组方式,由按班次分组改为按区域分组,三班循环在现场交接班,实现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