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按照央行近期下发的通知要求,同时有芯片和磁条的银行卡片将不再提供磁条刷卡服务,而统一改成芯片刷卡。从明年起,各家银行将陆续停发磁条卡。工行、民生银行等可免费更换IC卡,其他大多数银行的换卡费用普遍在10元至20元,也有银行称,换卡业务最高收费40元。
在伪卡盗刷犯罪频发的环境下,银行卡换芯本是好事一桩,现在却因谁来埋单的问题被舆论的争执声所淹没。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按照利益共享原则,金融安全保障升级带来的成本理应由二者合理分摊;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从专业技术优势、信息掌握的对称性角度看,这属于银行安全责任的系统性强化,本该由银行照单全收。据“京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人认为,银行卡换芯该由银行埋单。
从本质上讲,银行业属于服务性行业,不应该沾满铜臭气,换芯该由银行埋单。从现代营销理念来说,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应该以人为本,以客户的需求利益最大化为导向,想方设法降低客户的成本才能长期锁定客户群。毕竟,客户带给银行的利润回报,远比银行收取的换卡费要高,而银行引导客户使用银行卡多消费,本身就是最终利益的获得者。因此,银行应该向客户提供换卡这顿“免费的午餐”。
从过去的存折,到现在的银行卡;从过去的现金消费,到现在的刷卡消费,人们在享受银行业服务发展带来的快捷时,也给银行的发展壮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在银行的绝大部分业务,都是建立在银行卡的基础上。对于客户,如果银行连客户的用卡安全都不能保证,那么,客户的利益又将如何维护,银行服务的支撑点又在哪里?
客户资源的多与寡直接关系到银行的业务量,而这正是各家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石。在各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千方百计地拼命拉客户、揽资源的同时,我们的银行何不学得聪明些,利用银行卡换芯的机会,做一次收买人心的市场营销呢?
其实,银行没必要在换卡的小钱上打广大客户的主意,而应该将眼光放长远,用完善的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用人性化的服务吸引更多客户,使公众摘下银行业“为富不仁”的有色眼镜,在客户与银行的双赢格局中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