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 通讯员王威)“由于我矿的煤质较硬,导致采煤机导向滑靴磨损快。如果换一个新滑靴则需要9.4万元,于是,我们开动脑筋,自己琢磨出用耐磨钢板铺焊后打磨的方法进行修复,仅花2000元就解决了问题。”10月20日,当记者在河南能源焦煤公司赵固二矿采访时,该矿机运队机修车间班长王文军自豪地对记者说起了这样一件事。
针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该矿工会唱响了“思想教育、精细管理、修旧利废、技改创新、正向激励”节能降耗“五步曲”,为企业增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前三季度累计修旧利废创效860.39万元,储备资金节约605.11万元,积压物资库存总额降低134.36万元。
一是唱响“思想教育曲”。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班前会等阵地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开展“我为节支降耗、提质增效献一计”活动,教育引导员工进一步增强过紧日子意识,牢固树立“省下的就是赚来的”成本观,自觉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每一道工序入手,时时勤俭,处处节约,真正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庭一样来经营管理。二是唱响“精细管理曲”。进一步完善细化材料采购、审批、领用、回收、复用制度,加强对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做到账、卡、物相符,使材料的用途和去向一目了然,有效避免材料的丢失和浪费。三是唱响“修旧利废曲”。坚持“能复用不发新、能自修不外委、能修复不采购”的原则,成立修旧利废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专门负责修旧利废工作的计划、验收和考核,并制定修旧利废管理办法,建立修旧利废管理档案,对回收上井的废旧材料、受损设备及时分类、整理、鉴定,将可修复的及时送至机修车间进行修复,报废的拆下可利用的零部件合理使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前三季度,该矿累计修复综掘机3台、减速机6台、行走轮组件10套、气动锚杆钻机418台,利用废旧材料加工开关架390个、皮带过桥96个。四是唱响“技改创新曲”。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促进节支降本的重要手段,组织员工开展技术攻关,通过转化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降耗增效。该矿供应科员工郭军芳利用旧气缸等材料自制了W钢带整形机,将井下回收的W钢带修复工效提高5倍以上。为解决压风管道以及风动设备因受带压气体中的水分锈蚀损坏的难题,该矿机电科员工张金富经过刻苦钻研,发明了自动气水分离器,投用后有效延长了压风管道以及风动设备的使用寿命,每年为矿上节约配件费和维修费300多万元。五是唱响“正向激励曲”。引入内部市场化机制,推行正向激励,将成本控制与员工工资收入挂钩,力促实现全员降本。除按照废旧材料回收奖励制度规定进行奖励外,还对“五小”活动、技术改造、管理创新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及成果进行收购。积极开展学习刘金玉活动,每季度评选“刘金玉式的节约标兵”“刘金玉式的节约班组”,在全矿进行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