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创新无处不在,即便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也能创新。记者近日在市公交总公司二公司采访时,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郭爱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5个多月来,已为公司节约油材料费用近10万元,公司材料费用与计划相比降低7%。
一提起创新工作室、节能降耗,人们立马会想到机声隆隆的生产车间。作为服务乘客的公交行业,能否创新?市公交总公司工会进行了深入探索,在调查、取经、座谈、集思广益之后,决定以二公司为基础,创建“郭爱萍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此带动全公司的创新、节能降耗、修旧利废、小革新、小发明。
今年5月7日,“郭爱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市公交总公司工会拨出专项资金,为工作室购置了多功能液晶电视机,安装了网线;二公司对基础设施进行认真规划,从先进路队、先进个人中选拔16名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服务标兵、安全标兵、技术能手,成立了安全、服务、技术创新3个工作小组。
根据公交特点,二公司创建两个活动平台,一是固定场所,在办公区域购置图书柜、档案柜、学习会议桌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二是流动场所,以郭爱萍驾驶的车辆为场所,建立“郭爱萍劳模创新工作室流动服务示范车”,作为公司新进职工和一线职工的学习培训基地和服务创新研讨平台。
3个工作小组组成后,从提高修理工维修技能和驾驶员驾驶技能入手,针对修理工的服务态度、修理质量、节能降耗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新维修管理体系的合理化建议,经公司班子成员研究后,制订了修理车间星级考核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同时,组织驾驶员和修理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并根据自身驾驶经验,归纳总结出节油小窍门,在驾驶员中传授。通过技术小组近5个多月的工作,该公司材料费用与计划相比降低了7%,油材料费用节约近10万元。
服务小组从提高职工服务水平入手,深入公司所属路队,协助驾驶员搞好车辆卫生,传授做好服务工作的小经验、小方法,取得了连续3个月无投诉、连续4个月总公司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安全小组从增强驾驶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车行为入手积极开展工作,在“安全生产月”组织开展了安全知识诵读会;重大节假日邀请交警为驾驶员培训;工作之余到线路监督检查驾驶员的安全驾驶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驾驶员的不规范操作行为等,5个月产生事故费用与年计划相比减少近10万元。郭爱萍通过流动服务示范车,现场教学,培训新进驾驶人员7人,使他们在短期内胜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