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到领奖台上的人,一般都是获得了好成绩,而10月23日下午,在陕西省渭南市召开的2014年综合观摩暨第三季度工作讲评会上,有6个县市区因为“较差”也上台领奖了,他们领到的是一个黄牌(较差)。 (据光明网)
为先进单位或先进典型颁奖,是各级党政机关为鼓励先进而采取的一种表彰形式。这种形式,不仅是对各项考核指标的一种衡量,还有利于激发后进单位和表现一般的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不过,类似渭南市给表现较差的单位挂黄牌颁奖的做法还真是新鲜。据渭南市考核办考评科的负责人介绍,他们考核的项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都是牵扯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为各县市区颁发黄牌的目的,主要是督促、激励各县市区努力工作。至此,相信公众就明白了,原来渭南市此举的目的就是要让后进县市区了解自己的差距,认清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下一阶段的工作干劲,争取到好的成绩。
细想一下,这种做法绝非噱头。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尝试着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不过,对照机制干工作,总有好坏快慢之分。对于表现好的,自然是评个先进单位或先进个人,颁发奖牌证书之类的;对于那些没有完成好的,大都是点点名,通报一下,有的甚至是缄默不言。如此下去,一些后进者可能会将此事不放在心上,调动不起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排名就是一个形式,好坏无所谓,最终会被这种看似形式主义的举措越拖越远,更加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笔者认为,渭南市推行的末位“光荣奖”机制是一个很不错的创意,也是提高工作效率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让排名靠后、工作不积极的单位“露露脸”,实则是对其另外一种方式的激励。俗话说知耻而后勇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工作干得不好,各项任务的指标没有完成,领导干部难脱其责,就得让他们在会议上“露露脸”、出出丑,让其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从而奋起直追、摆脱现状。
“奖牌”是领了,接下来的工作如何开展、有无成效,大家将拭目以待。如果“末位领奖”真能起到预期效果,这样的方法还真值得全国各地学习借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