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当广告宣传植入高考状元……
从未在武汉“状元教育”上过一次补习课的高考状元,却出现在其广告宣传资料上。明明只参加了一次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却被“状元教育”包装成“优秀学员”。日前,今年武汉市硚口区高考理科状元肖梦简的父亲肖先生拨打《武汉晚报》热线电话,投诉武汉“状元教育”擅自利用自己女儿的高考成绩进行虚假宣传。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悠然阿朵:高考状元“禁炒令”施行几年,对一些单位和一些人群仍是一纸空文。商家为吸引公众眼球从中牟利,不顾侵权擅自伪造真相对状元炒作包装,实在是应试教育之殇。状元父亲投诉维权绝对有理有据,在这里表示支持!
@西瓜豆酱:这家教育培训机构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擅自利用他人的高考成绩进行虚假宣传,很明显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媒体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就应当广而告之。我们应该为这位学生家长的做法点个赞!同时,这也给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上了一课:弄虚作假,只能骗公众一时,骗不了一世。
@江苏日月江南:一些培训机构借助高考状元进行营销宣传,已经是常用手法了。他们有的是通过利益诱惑,让状元现身说法;有的则冒用状元的名誉进行虚假宣传。其实,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东西,与个人的方法和努力有关,普通人大可不必过度迷信,以免上当。
@菏泽新志:此举无非是想给自己制造一些卖点,这不是大家能够忽视的小错,而是涉嫌不当经营的商业欺诈行为。在这里,我劝家长们不要盲目相信那些所谓的售书宣传,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选择教辅资料。
@孙友祥815:当前,教育培训欺诈行为频频曝光。不法商人大都打着名誉专家和高校状元来进行宣传,很多家长也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针对这种现象,教育部门应该联合其他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打造让老百姓放心的教育培训机构。
@单建华江苏:与其说这是一起侵权行为,倒不如说相关部门的监管出了问题。利用高考状元宣传培训效果,本身就是一件违规行为。肖先生迫于无奈求助于媒体,更是打了某些部门的脸。建议对一些不作为的部门要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
@我只陪你一起疯:不经他人同意擅自利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活动,本身就侵犯了他人的权益。对此我们必须进行投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遏制这种不法行为。
【下期话题】
北京“房娃”不差钱 三辈子无忧不上学
近日,北京数十名家长自发到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家的帮助,讨论如何应对自家的“熊孩子”,初中生小虎的妈妈是家长之一。小虎在学校老是闹着要辍学。他表示,自己家里有12套房,光收租金就够吃三辈子,为什么还要上学?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郭 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