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焦作新闻/综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孩子在经典中徜徉”
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视察组莅焦 调研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
武陟挂牌保护古树名木
太极故里崛起新地标
世相漫画
市政协委员民主评议市政设施建设与管理
为“末位领奖”点赞
微话题
书包不回家 减负促提质
作好用地保障 服务经济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包不回家 减负促提质
——看市实验小学如何打造优质学校之二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③)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上力求突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书本上的知识技能让孩子在学校就学会,并进行练习和巩固。”历经这场教学革命的市实验小学教学副校长郭玉珍直言不讳。

  敢走新路,还要有把握一定走活。深思熟虑后,2008年年底,市实验小学拿出了改革方案,把自己“逼”上改革之路。

  改革,听起来简单,改起来艰难。为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该校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教师进行“学导和谐”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熟练掌握课堂教学模式的流程以及操作要领,修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要求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设计好当堂作业,尽量做到“堂清”,对当堂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老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这部分学生重点指导,争取“日清”。

  即便如此,当王思明在2009年春季开学典礼上,代表全校教师向同学们发出“书包不回家”的倡议后,“书包不回家”,这个在今天被称为市实验小学推进素质教育里程碑式的改革,在当时却将学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沉甸甸的书包,该怎么办?就让书包不回家吧!在你拥有一个快乐的校园的同时,希望你还拥有一个更为广阔的课外发展空间,任你驰骋,任你锻炼,任你充实和创造!”面对校长的倡议,学生们举双手赞成,不亚于过一个盛大的节日,因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对于家长来说,有的赞同,有的有顾虑,有的反对,生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不是试验品,‘书包不回家’让孩子成绩落下了你负责?”一位家长曾找到王思明表达对改革的不满。

  “我们有办好教育的责任,更要有破解问题的勇气和决心。”面对反对的声音,王思明和全校上下倍感改革之难。同时,也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决心要用有效的改革,解除家长的顾虑。

  “书包不回家”不是没有作业,而是作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作业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作业要求更加具有针对性,让孩子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伴随着改革,市实验小学提出要让实验小学的学生“优于学,美于形”。

  一方面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辟了第二课堂,积极开展读书、唱歌、舞蹈、绘画、手工、武术、写作等兴趣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提高教育质量。

  “‘减负’不但不能减质,还要增‘效’,保证学生学习优。”

  “‘减负’不但不能减质,还要增‘效’,保证学生学习优。”王思明说,这是实验小学推行改革的前提。

  要想学生实现“优于学”,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进行一场自我革命,在课堂上下硬功夫,提高课堂上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备课要更细致,考虑要更全面,课堂上要更加关注学生,不断根据学情调整教学预案,绝不能把课堂的东西留到课下去补。”王文霞是该校五一班班主任,在经历这场教学改革中,她成长为省级名师、骨干教师,她认为,“书包不回家”助推了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防止了教师用更多的家庭作业去弥补课堂的不足。

  无论是高效课堂还是“日清”活动,都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分批把教师送出去学习的同时,市实验小学坚持开设青年教师研修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实行“教育日记”制度、听课制度、课外辅导制度等,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完善了“学导和谐”教学模式,形成各自的高效课堂教学特色,通过试学、导学、活学,讲练结合,让孩子在学校学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听课制度被实验小学的教师喻为“最补营养”的制度。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过关课,每周二、三、四“校长点课”,不定期邀请家长“推门听课”。“校长随机点课,点到哪个教师,哪个教师就要准备第二天上公开课,由全校所有同科目的教师共同听课、评课。”市实验小学德育处主任许艳敏已在学校工作了8个年头,上过过关课,被家长推门听过课,也与其他老师一样,常被校长点课,经历“冒汗”的评课过程。

  之所以说“冒汗”,是因为市实验小学的评课,几乎只评不足。从授课教师的精神状态到语调语气,从教师的板书到教具的使用,甚至到语速和语言习惯问题的克服,听课教师评课不惜“斤斤计较”,被“炮轰”的问题,也引得教师一一对照,举一反三。就这样,教师们在讲台上实现了成长,在鞭策中成长蜕变,化茧成蝶。

  不可否认,小学生接受知识需要适度的“重复劳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市实验小学结合实际,在改革前便开始实行“日清”制度,每天下午体育大课间后,安排学生自主作业时间,同时语、数、外三科教师进班,根据学生需要,随时辅导,提高了学生的作业效率。

  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校不断完善制度,将“日清”时间定为40分钟、50分钟、60分钟三个时间量,在低、中、高年级中实行。同时,每班发放5个“书包回家卡”,让个别学困生以及生病缺课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

  伴随着高效课堂的大力推行和“学导和谐”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市实验小学的省市名师、骨干教师不断涌现:该校省市名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达81人,获国家、省、市优质课一、二等奖的达85人次,占教师总数的98%,市实验小学的名师队伍已经形成,学生的学科成绩逐年提高,还在市艺术节、经典诵读、校园集体舞、篮球、足球等多项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书包不回家”教学改革实行的第一年,市实验小学便捧回了市教育质量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