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丨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台盟中央领导莅焦调研
徐秀叶: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我市举行离退休人员运动会
图片新闻
推动新型墙材产业转型升级
孟州市开展社会救助专项整治
开办“干部夜校” 培养良好学风
老师的无奈
清理低效闲置土地
治理为官不为 倡导敢于担当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问计电动自行车之患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据市公安交警部门统计,进入10月份以来,我市仅中心城区就发生涉及电动车的交通事故40余起。据了解,目前全市电动车数量大、类型多,二轮、三轮、四轮,各种类型不断翻新,还有很多是打着电动自行车名义生产出来的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车辆。这些车辆的驾驶人年龄层次跨度大,管理难度也很大。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爱苇之人:我认为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没有更合理的公交路线,使市民增加对电动车的使用;二、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对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年龄、能力等方面进行限制;三、国家对电动自行车的设计监管不太到位,没有在时速、制动等方面严格要求,埋下安全隐患。要避免电动自行车出事故,需对症下药、多管齐下。

  @江苏日月江南:电动自行车是普通市民中短途出行的便捷工具,因为其速度快,属于机动车。为了加强管理,不妨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让骑车人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发放证件后才能上路。这样就可以避免闯红灯、逆行、超载等违法行为发生。

  @悠然阿朵:电动自行车制动效果差,安全系数低,驾驶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并且速度过快,随意在车流中穿插或逆行,不出事故才怪!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对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加大管理和处罚力度;二是全方位宣传,号召电动车驾驶人守法行驶、低速行驶;三是抓好源头,杜绝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车辆上路。

  @孙友祥815:国家宏观调控的失职:当已经认识到各种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并驾齐驱时已为时过晚,诸多商家就是看到调控漏洞和商机才迅猛生产,导致现在各种电动车管理受阻,乃至发生事故。我们只能期待政府交通部门一方面加强监管,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

  @雨娃同学:电动自行车的质量良莠不齐,最主要的是电动车制动性能和自行车差不多,但速度却是自行车的很多倍。速度快是造成电动车频出事故的主要原因。而现在电动车环保便捷,成为多数人的代步工具,自然交通事故相对多了些。要想安全行驶,一要保证质量,二要保证低速,三要依规行驶。而这些都要靠有关部门来严格把控。

  @吝时工:电动自行车快捷便利环保,已成为市区出行主要工具,其保有使用量大,且部分质量不达标,加之人们交规意识有待增强等多重原因,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偏高。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把好电动车质量监督关,对违反交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相信情况会有所改善。

  @单建华江苏:要加大执法力度。因电动自行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多发,不是某个城市特有的现象,而是普遍现象。但是对电动车的整治行动却往往一阵风,整治期内,稍微好点,等风头一过,还是照旧。这也说明整治电动车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太行山下2011:是个好问题。要根治,得综合治理,生产、销售、交警,各相关部门都需负起自己的责任。但作为消费者,我们在选购、骑电动自行车时也要多根弦,每个人都把自己应该做的做好了,这个老大难问题也就不难了。

  【下期话题】

  “熊孩子”乘电梯按下3~27楼所有楼层被掌掴

  “纵使孩子有错,也不应该打孩子,孩子是有尊严的。”10月31日晚,乘坐电梯回家时,贺女士的儿子小杜在2楼下电梯后,将电梯3~27楼的按钮全部按亮,电梯7分钟后才到顶层,结果他在小区监控室里被一名男子扇了一耳光。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郭 剑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