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报刊发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关于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的六项要求的通知。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市强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警钟长鸣,身体力行。
“为官不为”,既是政治品格、官德修养的问题,也是精神状态、工作能力的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是不愿“为”。少数党员干部习惯做“有政绩”或“有油水”的事,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扭曲的“政绩观”被亮起了红灯,各种“隐性福利”被画上了红线,于是感觉“当官没劲”“工作找不到动力了”。二是不敢“为”。一些党员干部觉得“多干重责,少干轻责,不干无责”,奉行“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三是不会“为”。部分党员干部习惯了“混日子”,工作松松垮垮,学习浑浑噩噩,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各种“硬骨头”,产生了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指出的“本领恐慌”,无招架之术,无驾驭之策。手握公权不为公,占着位子不干事,“为官不为”对党的执政能力而言是一种损害,对人民群众而言则是一种伤害。
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务必抓教育,激发内生动力。要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引导各级干部以“三股劲”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牢固树立“当一任领导、负几代责任”的理念,增强“拼出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树立典型学、反面警示学,引导各级干部切实转变观念,强化知责思为、知岗明任、知位求进、知纪守正的意识,敢于决策、敢于拍板,真正树立用政策规定为群众办事、为群众谋利益的理念。
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务必抓导向,鼓励创新担当。为官者内心必须有一种境界,有一种追求,有一种责任,更要有一种担当。要探索建立健全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办法,奖优罚劣、奖罚分明,让实干者受尊重、让担当者受重用、让庸懒者受鞭策、让逾线者受惩戒。要按照“五坚持两参考”的要求,不唯票、不唯分,大力选拔任用敢于担当、敢于作为、依法办事、实绩突出的干部,把那些谋事、懂事、做事、戒事、成事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
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务必抓目标定责任,落实争创一流要求。标准要高,按照争创一流的要求,努力做到全面工作争先进、单项工作争第一。管理要严,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项目化,做到可查、可看、可比。责任要明,每项工作都要分级、分类、分层次负责,定岗、定人、定时限,做到事有专人、人有专责。要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把各项工作都落实到项目上,“项目不落地、帽子就落地”。
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务必抓督导,保持对“庸懒散乱”的高压态势。工作督导既要看结果,更要重过程,把督促检查贯穿于推进工作、改进作风的始终。对工作不敢担当、推诿扯皮、推推动动、吃拿卡要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格问责。要进一步改进监督手段,加大监督力度,继续严格执行“五个一律免职”的规定,对“不作为”保持高压态势。
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务必抓环境,营造敢于担当的浓厚氛围。“为官避事平生耻”,要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宽松环境,支持鼓励那些依法办事、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干部,理解宽容那些因经验不足造成失误或在探索实践中出现偏差的干部,宣传表彰遵纪守法、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先进典型,公开曝光违法乱纪、为官不为的反面案例。要关心依法办事、敢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干部,理直气壮地支持那些一心为公的改革者、创业者、实干者、担当者,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宽松环境。
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务必抓领导,做敢于担当、务实重干的表率。要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各级领导要做政治忠诚的表率,做依法办事的表率,做大胆负责的表率,做为官有为的表率,积极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中当先锋、做示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北宋大儒范仲淹的济世格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为官信条,古代先贤胸襟宽阔,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今天,我们理应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之决心,激发起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