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架好通往民心的桥梁
时事漫议
党的干部养不得“官老爷”习气
防止凡事必“大”倾向
打造特色商业区 争当转型排头兵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的干部养不得“官老爷”习气

作者:□仁 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栏目近来连发三篇评论文章,以《“四体不勤”是种特权病》《“沽名钓誉”扭曲名利观》《“逢迎拍马”害了同志关系》为题,历数官场坏习气。网友们纷纷认为,坏习气积弊难消,既是因为个别地区政治生态不良,更是由于部分干部混淆了“公”“私”界限,弄权求名、施政为私,忘了公仆本色,把政绩当功绩,为求私利弃公义,是典型的封建“官老爷”做派逆袭。

  说到底,“四体不勤”只是因为“娇骄”二气,“沽名钓誉”只是为了求得领导注意,“逢迎拍马”更非一朝一夕。网友“冬君”认为,官场坏习气是官的“权力”对民的“权利”发脾气,杜绝官场坏习气就务必去“官样”、消“官腔”、减“官气”,杜绝“权力”对“权利”发脾气。“部分人不以公仆自省,常以‘恩主’自居”。网友“印台月色”说得很形象,常以“父母官”自诩的,以为权力可以包办一切,施政用权毫无边界,这种定位的本末倒置极易造成官民的心理对弈,要破解,加强干部队伍行政伦理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现代化的治理,离不开现代化的干部。领导干部如果把封建社会“官老爷”那一套照单全收,还谈什么党性、原则、纪律?网友“牛沐钟声”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加大基层干部队伍考核力度,让滥竽充数行不通,干多干少不一样,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优胜劣汰,提升行政效率。

  网友“茶疆”则认为,屡被曝光的“官老爷”习气,是将公权化为私用的直接表现,部分官员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初衷,把“混官场”当作了追求,本该为民排忧解难,却退化成了只听好话的“官老爷”。莫忘了,正是老百姓的信任撑起了“官位”,说到底,“虽为官者,亦是常人”,请收起饱受诟病的坏习气,下班后,回到家,做个普普通通的公民。网友“汶水书生”说,根治坏习气,最根本的是要放下“面子”、卸下“担子”,听取群众意见,考虑群众要求,替群众谋福利,心底无私天地宽。没有自身的“小利”在作怪,将群众的“大利”放在心上,自然路越走越宽、事越做越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