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焦作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市青年作家张艳庭新书 《我是文艺青年》出版
一万三千块石磨盘寄托美丽乡愁
焦作市书法七家展明日开展
中国明末李岩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我市召开
我市收藏家赵建军收藏的 明代马车受到媒体关注
“喝碗博爱牛肉丸子汤,心里暖洋洋”
文创产品走进民众生活,赞!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创产品走进民众生活,赞!

作者:□土 木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北京故宫“卖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格格变玩具、顶戴花翎当伞使……故宫的“萌萌哒”叫人惊喜不已,就连雍正皇帝御批“朕就是这样汉子”也被印在了折扇上。这一系列被赞为“脑洞大开”的举动,这些天又“升级”了——腻味了真实的文创产品,故宫推出了一款针对9岁至11岁儿童开发的《皇帝的一天》iPad应用,刚上线就引发网友热议。皇帝一天都吃些什么?住在哪儿?都融入了这款应用,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也巧妙地融入其中。无怪乎有些成年人也对其爱不释手。

  纵观故宫这几年的文化创意产品,让人不得不感叹,遥不可及的历史、展示在橱窗中的珍贵文物,终于可以以一种“可亲可敬”的面貌出现在当代人的生活中。讲述历史不再循规蹈矩,遥想过去也不再可望而不可即。从真实可触的生活必需品到应用软件的“升级”,文创产品的探索正随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尽情跳跃,每一次新产品的发布都受到火热追捧,也说明它们的确迎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文创产品的开发,使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开始思考如何更加贴近民众,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其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振臂一呼就会响应者云集,它需要契合民众的需要、号准时代的脉搏。 (摘自《中国文化报》)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