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9版:新闻的力量·心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讲述焦作好故事 传递凝聚正能量
记者没有节假日
缔造生命的人
追求心中的那个理想
为采访对象而感动
版面内外 气象万千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讲述焦作好故事 传递凝聚正能量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11月8日,是我国第十五个记者节。国家为新闻记者专门设立一个节日,体现了对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尊重,也饱含着激励和期待。我从事新闻记者职业20多年来,始终坚持把握时代主题,坚持职业操守,牢记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唱响主旋律,传递、凝聚正能量,在自己酷爱的岗位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传递、凝聚正能量,仅有新闻敏感、职业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培养自己的政治敏感。这一点对职业记者来说,尤为重要。作为新闻记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更好地传递、凝聚正能量。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怀川人民正在“焦作梦”的感召下,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和实现梦想。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人,一定要努力争做“全媒记者”,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的重要责任,把我市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全市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好,讲好焦作故事,更好地传播市委、市政府的声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传递、凝聚正能量,就要有痴情事业、激情工作的劲头。这些年来,痴情使我迷恋新闻事业,激情使我充满活力。我二十多年如一日,先后采写了大量展示时代风貌、紧扣民众心弦,传递、凝聚正能量的鲜活报道。为采写“南水北调精神唱响怀川大地特别报道(县区段)”,我先后深入有关单位和相关县市区,“五+二”“白+黑”,深入采访1个月,采写发表了6篇展示我市南水北调征迁干部职工和沿线各县市区干部群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情系群众、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众志成城、克难攻坚”南水北调焦作精神的系列报道。为采写“逐梦怀川·十大建设亮点展示”系列长篇通讯之《只为那半城青山半城》,我利用10天时间,跑遍了城市水系建设的每一个工地、每一家相关单位,重磅报道了市委、市政府引水入城、聚水润城的战略决策;上下同欲、协力攻坚的决战场,和利在当今,泽被后世的美好愿景,为推进我市城市水系建设凝聚了正能量。

  传递、凝聚正能量,就要坚持深入一线“走转改”,持之以恒地蹲在基层,身入心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认真倾听和捕捉群众心声的过程中,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中,把那些散落在群众中间的凡人善举和感人故事挖掘出来。这些年来我先后采写了大量这样的新闻。我采写的长篇通讯《责任重于生命》,报道了与病魔抗争、用生命守护公正的人民法官张仁云的先进事迹,焦作市政法系统开展了向张仁云学习的活动,河南省政法系统为他荣记一等功。我采写的长篇通讯《人民的好支书——王东明》在一版用整版篇幅发表的当天,焦作市委原书记铁代生率四大家领导前去看望王东明的亲人,沁阳市委在全市开展了向王东明同志学习的活动,焦作市委组成了王东明先进事迹报告团,王东明的先进事迹还被编成戏剧搬上了舞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