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记者节。碰巧2014年的记者节是个周六。同行们开玩笑说,天公有意,今年的记者节放假两天(周六与周日)。
时光荏苒,岁月倥偬,不觉间从事新闻工作已有24个年头。记得刚进报社的时候,时任总编辑曾说,记者没有节假日,并且是24小时工作制。他的意思是,一旦有新闻事件发生,无论你是在吃饭还是在睡觉,都要立即奔赴采访现场。即使没有外出采访,你的脑子也要不停地转动:寻找采访线索、梳理采访思路、思考写作角度、提炼文章核心……
而今,回眸这24年走过的路,还真是应了这位老总的话,记者果然如同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一个采访接着一个采访,一篇稿子接着一篇稿子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似乎永远没有停下脚步的那一天。
诚然,记者在出勤上享受弹性考核制,即在没有指令性采访任务的情况下,你的时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但是,记者的“饭碗”也是弹性的,你的收入是与你的写作业绩挂钩的,每一月的“公分”都要从零开始挣起,不劳者不获,所以为了饭碗你不能不努力工作。
然而,记者没有节假日,更是一种职业的需要与责任的驱使。本人到报社之后,在从事时政新闻报道的近10年间,每年春节正月初一都是在工作岗位上过的。因为市主要领导要在这一天走访一些不能放假的单位,看望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而作为时政新闻记者,是要随行采访的。
干上记者之后,节假日的概念便逐渐淡去。每当节日来临之前,报社都会要求大家过节不忘采访。因此,即使在放假的几天里不用去单位,很多记者也依然行走在采访的路上。久而久之,身为记者的人几乎没有了放假就一定要休息的习惯。
近年来,本人与年轻记者王水涛承担了《天南地北焦作人》的采访任务,周六、周日,五一和十一小长假,我们都曾在采访中度过。2013年端午节那一天,采访仍在北京进行。王水涛对那一天的感言是:记者无节日,端午无粽子。2014年的五一假期期间,他又走上了前往西安联系采访对象的路。
近年来,不断有同学、朋友抱怨我很少参加大家的聚会,这缘于他们对记者这种行业不太了解。在此借用一句话告诉朋友们:“当你们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采访的路上;当你们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