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如果领导干部缺少担当精神,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仅会错失发展机遇,更会败坏风气、丧失民心。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的六项要求,是顺应中央、省委要求,持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结合解放区的实际情况抓好落实。
严把教育关,让干部愿意作为想担当。党内生活松一寸,党员干部队伍就散一尺。少数党员干部“为官不为”,根子在思想。我们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学习教育制度,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利用解放大讲堂、道德讲堂等有效载体,大力弘扬焦裕禄、王在富精神,深入学习姬建有等身边的典型,加强党的宗旨、群众观点等教育,引导大家思考“当官为什么,做官干什么,离任留什么”,让大家牢记“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古训,增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使命感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筑牢“为官有为”的思想基础,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严把选任关,让干部善于作为会担当。“为官不为”者中有一部分是由于自身能力欠缺,不会“为”,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各种“硬骨头”,产生了“本领恐慌”。为此,我们要从源头抓起,坚决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的关口。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优先从基层、经济建设一线选拔干部,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识别和使用干部,将那些踏实肯干、业绩突出、敢于碰硬、勇于担当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使用起来,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能干事者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同时,我们要紧密结合事业发展需要,突出干部履职尽责要求,不断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干部全面深化改革、依法行政、服务群众和推动转型发展的本领。
严把考核关,让干部竞相作为勇担当。考核是无形的“指挥棒”,是干部作风的“风向标”。为防止“为官不为”,我区从今年7月份开始试行了月考核工作机制,重点围绕经济建设、信访稳定、安全生产、中心工作等四个方面,突出考量变、考动态、考动作,侧重于对各街道、工业园区当月工作的量化考核,变过去年终一次性考核为经常性、常态化考核,让干部体会到了“说得漂亮不算数,干得漂亮才管用”,激发了大家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工作劲头。目前,我区正在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就如何将区直部门的考核纳入月考核体系制定具体的规定和细则。下一步,我们还将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使用直接挂钩,真正实现“干好干坏不一样,真干假干两个样”。
严把监督关,让干部不敢不为有担当。“为官不为”现象,表明我们现阶段对不作为干部还缺乏有力的监管,惩处力度不够,威慑力不足。我们将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整合监督资源,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地监督检查干部的履职表现,让干部时刻感到身边有一把戒尺,随时都在接受监督,始终秉公用权、依法用权,按法律办事、按规矩办事。进一步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执行“五个一律免职”的规定,向不抓、不管、不落实的人和事亮剑,保持对“庸懒散低乱”的严管态势,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的不作为者没有市场、受到惩处,使“为官必须有为”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