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璐)绿树成荫、花草飘香,平整的水泥路通向村庄深处,农家小院清洁整齐,文化长廊传递着正能量……11月13日,笔者走进武陟县嘉应观乡,一幅村净、路平、地绿、人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这变化,得益于武陟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决心和实实在在的措施。”该县嘉应观乡党委书记宋新胜说。
今年是美丽乡村建设起步年,该县在15个乡镇办事处率先筛选了首批30个示范村,通过抓规划、抓建设、抓机制三大举措,示范带动,长效建设,乡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村民文明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抓规划引领。据了解,武陟县先后组织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办事处和村街负责人600多人,分11批到外地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并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产业、新农村、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进行布局,聘请北京、郑州、焦作等设计单位科学规划,因村制宜,一村一策。
抓政策支撑。武陟县初步探索了向上争取一部分、县财政配套一部分、乡镇自筹一部分、帮扶单位支持一部分、以奖代补奖励一部分的“五个一”投入机制,采取县、乡财政和村集体投入,村里通过“四议两公开”办法,筹集资金;乡镇办事处制定相关措施,发动社会积极捐款,构建起“县乡主力、村庄主体、部门支持、企业助力”多元化投入机制。截至目前,该县县、乡、村三级共投资8761.66多万元,购置垃圾清理设备2700多台,新建垃圾掩埋场73个,硬化农村道路191条、77.9公里,修建排水沟94.8公里。
抓机制创新。武陟县成立了15个保洁公司,按照县财政每人补贴6元、乡镇负担6元、村街自筹3元的筹资比例,招聘保洁人员2258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公司进行管理,将2258名保洁员明确到具体路段和农村,全天候保洁,网格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模式既降低了保洁成本,又提高了保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