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加强指挥疏导;推行“一村一警”工作模式,在全市设立600余处“护学岗”,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设立警务室,有效防范压降了发案,强化了公共安全监管。
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市政市容设施科创新工作模式,整体进入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一次性直接受理、一站式直接办结、一个口直接收费”,缩短审批时间30%;为了解决管道无法穿越铁路难题,科室人员徒步走完20多公里的管网路线进行分析研究,减少拆迁量1.4万平方米,为企业节省工程投资700多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为了在几分钟的时间内让大家尽可能详细地了解部门的工作,展示自己和部门的工作和良好形象,这些单位(部门)的“一把手”都作了精心准备。市物价检查所的负责人将汇报变成了脱稿演讲,政策法规、所做工作甚至包括许多数字都烂熟于心;市安监局监管二科科长燕军因经常下去检查平时多穿休闲服装,参加评议的那天特意穿上了西装、打上了领带。
市体育局局长郭颂福告诉记者,工作干得好坏不是自己感觉良好就行,而是由人民群众来评判的,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最关键的,干得不好是交不了差的。局长们都是第一次这样被百十名代表现场评议,责任和压力还是很大的。
作风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聆听三天半的述职评议,记者和评议代表都欣喜地感到,我市参评部门和行业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的有关规定,切实纠正“四风”,着力转变作风,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能够正确履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能够积极践行承诺,推进政(事)务信息公开,压缩行政审批程序,服务环境不断优化;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听民意、办实事,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
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仅以各部门负责的行政审批而言,自今年7月份我市实施新的行政审批制度以来,行政审批日均办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0.2%,市本级保留事项平均承诺办理期限由19天压缩到12天,建设工程类项目审批时限由300个工作日压缩至40个工作日,社会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我市也被确定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
不仅如此,以十大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水系建设快速推进,引黄入焦总干渠全线贯通,黄河水进入市区;桃花峪黄河大桥建成通车,迎宾路南延暨黄河大桥项目即将开工;焦郑城际铁路全线贯通,今年年底实现通车;焦作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并成功承办了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等民生工程,都印证了我市有一支善于谋事、能征善战、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也是“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在全市干部群众身上的集中体现。
“政风行风建设没有穷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坚持依法行政,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大队长桑瑞星的表态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评议代表董世坤、王文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样大场面、大规模的现场述职评议,对促进各单位、各部门日常工作以及作风转变都有积极的作用,代表们在一起都很振奋。焦作抓作风动了真格,发展也更有动力了。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进工作作风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市委书记孙立坤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议上也强调,反“四风”、改作风,既要看一时之变,更要追求长久之效。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在路上”的精神状态,掌握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公仆的思想意识。
目标已经明确,机制正在完善,认识逐渐提高,作风持续向好。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严抓细管,有全市广大职能部门和各级干部的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基层群众的主动配合、积极监督,我市的政风行风建设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有更加优良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