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听德国人聊读书
老树迎风
视 觉
为了忘却的纪念
姨哥的孝心
万历十五,崇祯十七,大变之局
毕业纪念册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毕业纪念册
□刘晓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整理陈年什物时,发现了遗落多年的大学毕业纪念册。抚摸翻阅这本历经31年光阴的纪念册,当年的美好浮现眼前。

  1983年6月,结束实习马上毕业分别的我们,忙不迭地相互在纪念册上填写赠言寄语。当年的纪念册,是那种印有电影明星肖像的塑料皮本子。本子扉页通常印有一行“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之类的艺术字。

  纪念册上,有个人资料一栏,每个同学都填写得很完整,从姓名到别名,从生肖到籍贯,还有人生信条……。那时候,电话还没有普及,手机根本没有,也就没有联系方式了。而工作单位呢,要靠国家分配,毕业前尚不确定,这一栏也就空着。我最喜欢研读每个人的人生信条,白玉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米兰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哲勇的“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成为好钢”,都让我感悟良多。我看了看我当年的人生信条,是“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成功”,颇有哲理。

  纪念册上,留有照片的位置,粘贴的大都是一英寸黑白照片。偶尔有张彩色的,也是摄影师着色涂描的。我们同寝室8姐妹的照片全是以天安门背景,因为我们是在同一家照相馆的同一张背景幕前照的相。最别出心裁的是阿华,喜爱漫画的他,在贴照片的地方即兴涂鸦,那形神夸张的自画像,让人看后忍俊不禁地哈哈大笑。

  纪念册上,最有趣的是各式各样的赠言。有的随意,有的认真,有的幽默,有的严谨,但名言格言居多。诸如“在生活和学习中微笑,在微笑中学习和生活”“扬起生活的风帆,驶向金色的海岸”等,而李大钊的“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填写的最多。我的上铺白玉,是个文艺青年,她把几年的相处和即将面临的离别,写的真挚感人,读之,泪眼迷蒙。

  如今,31年过去了,很多同学失去了联系,甚至有8位同学已英年早逝,令人遗憾,令人唏嘘。现在,翻开纪念册,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略带青涩的面孔,咀嚼那充满诚意和正能量的文字,我们曾经的青春,曾经的美好就这样毫无阻隔地映现在脑海间。

  毕业纪念册,定格、记载我们青春和友谊的存盘,将永远珍藏那段最美好最纯洁的年华!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