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 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梦想前行
“两化”融合托举精益制造
出生证明何以“洛阳纸贵”
媒体的话语权
树立正确导向 增强责任意识
牢记出发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话题】
媒体的话语权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近日,《辽宁日报》刊发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披露了一些高校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时随意抹黑现实,甚至丑化历史的现象,引起了网民的广泛热议。但《辽宁日报》的公开信遭到了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学人的轮番炮轰和围攻,甚至被他们控诉,媒体的行为试图褫夺大学教师的批判权。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山楂树上结出无花果: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大谈西方哲学思想、理念和制度,的确令我们开阔了眼界,但部分老师只用西方的优点和中国的不足进行对比,实在没有可比性,反而会令我们产生反感。我衷心地希望,大学老师在告诉学生真实中国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改变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吐槽、抱怨和棒击,这只会让我们感到不适。

  @爱心车站你我:大学精神的核心即自由、独立和批判,而批判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最高境界。所以,大学课堂也需要批判。但我们应带着建设性的目的去批判,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尽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推动社会发展,唯此,我们的批判才有意义和价值。

  @湖南女子学院张闻骥建筑工程师:作为高校教师,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应尽量多传递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东西,少传递一些负面的和消极的个人抱怨。

  @安徽无为人王岳勇和赢博:大学教师民主、自由意识很强,受西方思想影响很深,我多次在课堂上听过老师吐槽教育制度及社会不公平等问题。但多数老师是以此为案例告诉学生中国的现状,让他们记住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去改变现状,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的教育。

  @吝时工:大学应该是个培养人独立思考的地方,老师照本宣科肯定不受欢迎,有独立的见解才能吸引人的眼球,但应该理性、公正地对待历史和现实。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爱发牢骚的老师也是一种存在,用不着大惊小怪。

  @吉林萧春融:高校老师的话语具有权威性,但不排除某些老师在讲述现实和历史时掺杂了个人偏见,不能公正地对待现实和历史。《辽宁日报》的这篇文章只是披露了这样一些高校的老师,并没有泛指所有老师;而公开信遭到了高校学人的炮轰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多数人的批判还是公正的。

  @悠然阿朵:大学教师有批判权,媒体也有舆论监督权。所有人都应该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去思考、去批判、去监督。倡扬个性思维没有错,但言论应客观、辩证、真实、全面,不能以个人成见去误导甚至伤害他人。

  @在下小鲁:舆论的监督权应该得到保护,但这种监督也应该在法律的准绳内进行,不论《辽宁日报》的指向是全部还是个别现象,这种批判都应该允许当事另一方有对话交流的机会,而社会文明正是在这种思想的碰撞中向前发展的。

  【下期话题】

  免费公交,治堵妙招?

  继首次机动车3个尾号限行之后,河北省唐山市近日又在新一轮的单双号限行中迎来了首次公交免费。对此,记者走访了唐山市内多个公交站点,发现免费政策虽然忙坏了公交人员,却让常坐公交出门的乘客高兴不已。就实际效果和可行性而言,您认为免费公交能否成为治理交通拥堵的妙招?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聂 楠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