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寻谒左公墓
怀念父亲
图片新闻
戏里戏外
公 告
心中的净影(组诗)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谒左公墓

作者:□赵玉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国庆节长假期间,我带着妻子和二姐来了一次自驾游,目的地是湖南。因为湖南这个地方百余年来人杰辈出,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而且这种影响在当代也不见衰减,韶山毛泽东故居人山人海的场面就证明了这一点。在灿如星河的湖南英豪中,我最敬仰的是毛泽东和左宗棠。参观毛泽东故居了却了我的一大心愿,另一大心愿是寻找左公墓地,参拜祭奠。2007年我在河南理工大学演讲《左宗棠收复新疆与中华民族复兴》,为这次演讲阅读了不少近代史料,可惜的是没有做过实地考察,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我坚定地认为左宗棠是堪和林则徐媲美的民族英雄,实际功绩和长远影响还超越林公,后人不能忘了他。

  10月4日晚上从韶山到了长沙,5日早上我提出先去看左公墓,然后再去岳麓山橘子洲,妻子和二姐听从我的安排,跟着走就是了。我知道左公葬在长沙县跳马乡白竹村,导航上显示的距离是17公里,顺利的话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在导航指引下,出长沙市区,开车进入一片山岗地带,左拐右拐后发现路前方横着一道落地折叠门。停车一看,前面是个垂钓中心,没路了。导航此时也罢了工,接连问了两个人,皆不知白竹村怎么走,无奈只好原路返回。在一处小吃摊前问了摊主,摊主虽然不知道什么左宗棠,却知道去白竹村的路,按照摊主的指点,顺顺当当到了白竹村。

  左公墓就坐落在白竹村公路右侧一个低矮的小山岗上,墓地有一铁门紧闭,挂着大锁,老乡说找到看门人打开锁才能进去。我四下打量,想找个低处或豁口翻进去,二姐忽然发现锁是开着的,左公有灵,总不能让远道而来的敬仰者以逾墙跨垣的方式来拜谒他吧?

  走进墓地,沿石阶上行十余级,“清太傅大学士恪靖候左文襄公之墓”跃入眼帘,墓前有石桌、石鼓、石香炉,两侧竖有高二米左右的石柱,刻有一联,上联:“汉业唐规西陲永固”,下联:“秦川陇道塞柳长青”。墓碑上还刻有左公生卒日期:“左宗棠,字季高,清嘉庆十七年壬申十月初七日生于湘阴左家塅;光绪十一年乙酉七月二十七日薨于福州军中,享年七十四岁”。妻子和二姐对墓地没兴趣,在外边聊天等候,墓地只有我一个人,显得分外冷清。我在左公墓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心头涌上一丝悲凉。如今到处修庙建坟,稍有点名气的历史人物就被大肆宣扬,使之成为地方的名片,旅游的招牌,吸金的钱罐。可湖南人为什么冷落左宗棠这个大英雄大名人呢?如果以左公墓为中心,修建一个“文襄广场”,配以名人楹联,诗词文赋,历史典故,左公铜像,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弘扬民族精神的圣地,亦可成为休闲娱乐的场所。胡不解湖南人对这三全其美,全部是正能量的好事为什么不去做。

  左公墓本来规模不小,1975年修战备公路,将墓地一分为二,拆毁牌楼,碑石尽失,墓地面积大幅缩水为原来的十分之一。更有贼徒趁火打劫,盗掘左公墓,幻想大发其财,结果发现棺内无任何财物,气急败坏之下将左公遗骨弃之棺外扬长而去,后被周边农民收拢复葬。了解左公墓的坎坷经历,真让人有锥心刺骨之痛。由于相机没电,我费了一些时间抄录了“重修左文襄公墓记”。

  “湘阴左文襄公墓在长沙东乡杨梅河柏竹塘山之阳。十年动乱,墓道被毁,碑石散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将军知公绩之深也,闻而惜之,首议修复。长沙市人民政府以公经略天山南北,巩固西陲,暮年复力排众议,督师抗法,捍卫海疆,竟以劳瘁殁于军中,丰功在国,其茔墓岂可湮没!乃于一九八五年拨款重新修复。值此振兴中华,开发西北之际,公之爱国精神与深谋远略,当更能激励后进,大展宏图也!”

  长沙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五年九月五日

  左公墓毁于1975年,修复于1985年,荒废了整整10年,如果不是王震将军的首议,还不知要荒废到什么时候。史学界对左宗棠的评价素来褒贬不一,贬之者谓左宗棠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元凶;褒之者赞左宗棠是抵御外侮收复西北大片疆土的英雄。争来吵去,没有定论。1985年,王震将军约见左宗棠曾孙左景伊,对左宗棠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左宗棠西征是有功的,否则祖国西北大好河山很难设想。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左公收复新疆72年后,又一个湖南人王震将军率部解放新疆,而且王震将军的进军路线,就是当年左公的西征路线。这也许是巧合,但更多的是必然。在左宗棠未出仕之前,林则徐就认为今后勘定西北的重任非左宗棠莫属。王震将军当年是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进军新疆也是他向毛主席主动请缨的。两个湖南人,两个大英雄,冥冥相知,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功功相符,王震将军就是左公伟业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我坐在左公墓前的石台上,想了很多。“寂寞英雄身后事,光辉岁月百世名。”对左公这样真英雄的冷漠,是否折射出一种不怎么合理的历史观和英雄观呢?

  中华文化是博大和平宽容的,但也有内敛保守忍让的一面。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屡遭到西方列强和日本的欺侮,不是丧权辱国,就是割地赔款,一部近代史,成了国人不忍卒读的血泪史和屈辱史。固然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主要原因,但整个社会的萎靡不振、民气羸弱又何尝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呢?中国历史上,太缺乏主动进取的英雄,太缺乏勇于冒险的英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固然值得敬仰,但此类英雄生于乱世,亡于末路,不能挽狂澜之既倒,只能做殉葬之忠臣,多少有点窝囊气。相比之下,林则徐、左宗棠、毛泽东这样的英雄更值得崇拜,他们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一心为国的精神才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真正动力。

  苍松翠柏间传来鸟儿寂寞的鸣唱,石香炉上插有十几炷香,可见仰慕左公的大有人在。我懊悔没有带几炷香上来,在袅袅轻烟中神交古人。然想到左公豪迈英雄,不会在乎这些俗套子,只要西陲永固,塞柳长青,祖国强盛,和平常在,左公必含笑安憩于九泉矣!有拙诗一首为左公祭:《拜谒左公墓有感》左公英灵何处寻,/长沙城外白竹村。/金瓯补缺西陲固,/大漠植柳陇道新。/韬略不输岳武穆,/功勋堪比林文忠。/今日我来慰寂寥,/中华雄杰属此人。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