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名老外阻止小轿车违规上自行车道的照片近日在微博上很火。据@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援引网友发布的图片称,当时这名老外直接把自行车横在了违章的小轿车前,非常执着。对此,网友疯狂点赞。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微@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则发问,面对不文明现象,你会像他这样勇敢地站出来吗?
(据《南方都市报》)
面对违章车辆时的勇气,确实是这名老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是,在我看来,和勇气相比,在这位拦车老外身上更加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维权意识和规则意识。反过来说,多数人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缺乏的也许不是站出来拦车的勇气,而是根本没有意识到小轿车开到自行车道的行为,已经侵犯了骑自行车者的合法权益。如果大家都有维权意识和规则意识,那么,我们在制止此类行为时才会更有底气。
其实,不管是机动车开到了非机动车道上,还是机动车占用了行人道路,都是对非机动车和行人合法权利的一种侵犯与剥夺,也是机动车驾驶人缺乏基本社会规则意识的表现。但长期以来,我们身边的这种现象太多,以至于让我们习以为常,甚至视其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此外,我们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规则意识较欠缺,不知道应该站出来积极维权,到头来,是我们的忍让使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也使公众的维权力量越发孱弱。
但这名老外认为,自己在自行车道骑车时受到了侵害,就勇敢地站出来维权。当他觉得对方的行为违反了基本的社会规则,就积极站出来纠正,这样的维权意识和规则意识,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从效果上看,除了那名驾驶机动车闯到非机动车道的驾驶员外,凡是看到该新闻的人或多或少都能吸取一些教训,自我反思,增强规则意识,如此一来,社会规则才能得到彰显,社会秩序才能得到维护。
该事件的“边际效应”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学习这名老外的维权意识和规则意识,向发生在自己身边破坏交通秩序、社会文明的行为说不。如果只是老外“一个人在战斗”,那么,不管我们为他的行为点多少次赞,类似的社会事件还将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