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清华大学博士谢邦鹏如今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浦东供电公司运检一班班长。与他同一年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毕业的同学,有的出国深造,有的在高校当教师,还有的已经在福建、广东等地的电力系统走上了管理岗位,而他却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检修设备、排除电力故障、改造老旧设备。
【观点1+1】
@阳光佳哥:一个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不可能都到一个单位工作,不可能都出国,也不可能都直接当高管。条条大路通罗马,走不同的路,登同样的山,一样会达到光辉的顶点,正所谓登山千条路,同仰一月高。谢邦鹏现在的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苏懿谅谅谅:事无大小之别,人无高低之分。公务员岗前培训还要下基层,扫街体验生活。高校毕业生能在基层岗位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用所学知识服务基层,造福民众,日后必能成大器。
@楠小妞儿_: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对国家有用的职业,我们都可以从事。从清华、北大走出来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比别人技高一筹,没有最优越岗位,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岗位。
@绿凤孤鸣:清华博士生不一定都要去做“高管”“高官”,每一个岗位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也都可以做出不一样的精彩!
@江苏日月江南:高学历的大学生从事一线工作,对自己的成长将大有好处,不仅能接地气,更能知民情。纵观时下一些中高层领导,很多都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他们走到领导岗位后,无论是决策部署还是制订方案,都会更有针对性,防止偏离实际情况。
@菏泽新志:从个人角度考虑,好像什么选择都无可厚非,但从教育资源的使用上考虑,谢邦鹏就有些大材小用了。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浪费,不值得效仿。
@在下小鲁:能够成为清华博士,必然有其独到之处,虽说运检工作也是专业活儿,但在我看来,仍有大材小用之嫌,希望博士能够多站在社会角度考虑个人工作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从个人爱好出发。
@单建华江苏:诚然,让一个清华博士干运检工作确实有点大材小用。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纵然取得了高学历,也需要从基层做起,从小事情做起,只有实践经验丰富了,才能更好地做科研工作。
@庄户布尔什维克:成功需要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成功是方向与努力、能力与知识、智商与情商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追求成功不能过分重视学历和出身,更需要责任感。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干不好工作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走向成功。
@低头向前-走:我们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可能会因家庭或个人原因走上不同的道路,从而造就不同的人生,这就是选择的奇妙之处。不能以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不同对他人的选择妄加评论。生活的智慧是需要自己摸索的。
@左小渔kk:实践出真知,我们无法评价他的选择与坚持的对与错,但他能这样执着地走自己的道路,其精神本身就很可贵。
【下期话题】
“天外飞仙”
近日,洛阳市民刘先生向媒体反映称,他将汽车停在小区楼下,没想到晚上从楼上掉下来一编织袋的垃圾,将他的轿车砸得凹下去一大块儿。附近居民称,此处经常出现“高空坠物”。对此,律师表示,刘先生可以将楼上的居民集体起诉。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栏目主持 本报记者 聂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