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校车事故发生了。11月19日8时左右,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一辆货车与面包车相撞,导致12人死亡,其中包括11名儿童和1名司机,另有3名儿童受轻伤。涉事面包车系一所幼儿园雇用。
11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夭折了,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据报道,这辆校车为8座,但载了15个人,运沙的货车也涉嫌超载。据统计,50%的群死群伤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超限超载被称作公路交通的“第一杀手”。另外,这辆出事的校车只是一辆普通的面包车,根本不是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而设计的正规校车。
少年儿童是中华之根本,他们的出行安全与否是圆中国梦的根基。如果说梦想是少年儿童成长的蓝图,那么,出行安全则是他们人身平安的最基础保障。近年来,我国就中小学校车问题,一直倡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解决思路。2007年,国家出台了校车标准,对校车的定义、分类、人数核定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提出要求;2010年出台的《校车标志》和《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使校车标准进一步提升;2012年出台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对校车的行车安全、法律责任等作出了明确解释。
尽管如此,校车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困扰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阻碍。其主要问题包括:政府没有资金投入,车辆型号、品质五花八门,安全隐患极大;学校单纯靠市场运作的资金和驾驶员管理难以保障;安全事故不断,大事故频发;农村学校的校车费用,相当部分农村家庭难以负担等。
一次次惨痛的教训应该敲响校车安全的警钟了,校车问题何时才能有效解决,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校车安全事故,不仅是超载的问题,校方的责任心、司机的安全观、相关部门的监管、执法部门的整治等都是决定校车事故是否频发的主要因素。痛定思痛,我们希望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更盼望相关部门能够联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校车事故频发的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全放心出行。
愿校车事故少些,再少些。